第1915页

为了这个【一致】,很多东西都要让道。哪怕你想到了更好的点子,哪怕你请来了更好的演员,如果强行插入他们会导致这一段和整体风格不一致,那你就该阻止他们进场,或者说发挥。

老戏骨、实力派被请去配流量明星,被要求收着演,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他们放开来演对方接不住,你观众看的时候就会很别扭,风格就乱了。

我这里也是同样的情况,就是那个点子确实不错,但它不适合这本书的整体风格。这就不是一个允许你悠哉日常十几万字,甚至二十多万字的题材。而且后来我更意识到:希茨菲尔她不是一个普通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疗养”注定不可能和别的探员一样,我更应该花笔墨放在这方面的描写上,而不是通过所谓的日常,说什么这样可以治愈心灵。

不是这样的,一定不是。

如果希茨菲尔内心的缺失可以用这种方式就简单抚慰,那它就相当于是对前一单元的背叛了。这会让冷迪斯之死看起来相当的无关紧要,简直就是过家家了。

强行解释也不是不行,但太刻意,太俗套,我不喜欢,我估计读者也不会喜欢。

所以……我更愿意把强行解释的机会套在我上个单元总结口嗨的“日常”一词上。

确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蹲不是嘛!

这怎么就不是日常了呢?

然后说一下希茨菲尔在这卷的变化。

基本就是套用冷迪斯说的那些话,她得自己想清楚,自己想通,然后自己拯救自己。

可能有些人觉得还是显得武断了,为什么不让夏陪着啊,为什么不让朋友们帮助啊之类的。

这个我认为确实是可以的,很多人遇到类似的事情是会更信任其他人,这不是错的。但我认为最起码对希茨菲尔这个角色来说,她外表的柔弱是掩盖不住内心的坚强的,如果我也安排她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慰藉,那这个角色就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