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之后,进入了一个市直机关当公务员。

由于来自一个公考大省,苏若宁的上岸受到了家庭的认可,被父母当成是家中的荣耀。

一开始,苏若宁也以自己的成功为骄傲,只不过等真正进了职场,繁杂的人际关系和琐碎的工作内容让她崩溃。

在接二连三的熬夜、痛苦、内耗之后,她终于选择在实习期转正之前告别体制,重新回到市场的怀抱。

从某种角度来看,苏若宁是幸运的,那时候市场正好,怀揣着公考的经验,她在离职之后,直接成为了一名公考培训讲师。

而后几年,她兢兢业业,名气大涨,自己成立了团队,然后又自己做教材,采取差异化竞争。

那时候,她创建的培训机构不是规模最大的,但绝对是口碑最好的,许多学员通过在她的机构里学习而考了高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那一段时间,苏若宁许久之后回忆起来,都觉得是自己人生中的黄金时光,每一分一秒都闪烁着粼粼的波光。

收入急速增长,事业蓬勃发展,还有着无法取代的成就感。

从小在一个压抑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苏若宁第一次知道原来日子可以过得这么顺心。

但好日子总有尽头。

连续拼了好几年,虽然事业有成,但父母着急了,催着她结婚。

“再晚就不好生孩子了!”母亲的催促总是直接又现实,“你还不快找紧时间找个人把自己嫁了,还等什么呢?”

于是,苏若宁猝不及防地从一个成功人士变成了父母口中找不到下家的大龄剩女。

那时候,苏若宁也不乏人追求,只是在向前一步时仍有踌躇。

最终,在身边的女性友人一个一个步入婚姻之后,她也无法再拖延,选择了一个男人交往。

是她创业时的下属,看上去年轻、帅气、贴心。

当然,在这些好处之外,对方还有一个隐约的、没有被苏若宁宣之于口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