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静的声音有些颤抖:“小夏,什么样的事实我都能接受,你别担心我。到底发现了什么,你说吧。”
夏木繁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父亲被张宏图、孟莎夫妻俩谋财害命,至于尸体在哪儿,还需要进一步勘察。”
夏木繁转过头看向范阳平:“能不能把十四年前浣城警方第一次上门调查的案卷拿来我看一看?我想知道杨家维失踪的时候,八方宾馆周边是否有施工工地。”
范阳平看了一眼杨文静,有些不忍的说:“你的意思是……埋尸地下?”
夏木繁点头:“对,我就是那个意思。尸体的处理不外乎是那几种,当时时间仓促,分尸鲜血淋漓,现场混乱,很容易被警察发现;丢进炉子里焚烧,气味大不说,还会留下很多残骸;在八方宾馆的挖坑埋尸,动静很大,我相信刑警一定会发现端倪,这些办法都不合适。但如果旁边有施工工地呢?只要悄悄把尸体丢进深基坑或者混凝土之中,那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要知道,侦查方向非常重要。一开始杨家维失踪案发生时,警察只对八方宾馆内部进行检查,甚至连锅炉房里面的炉子都没有放过,可是并没有发现案发现场,也没有发现所谓的焚尸残骸。
因为没有发现尸体,也没有在宾馆房间发现血迹,因此警察迅速排除了杨家维与蔡池在宾馆被害的可能,将侦查方向放到杨家维与蔡池携款潜逃上。
荟市与浣城两地警察沟通并不方便,一来二去耽误了很多时间,因此对八方宾馆周边环境的勘察并没有成为浣城市警方侦查的重点。
不等范阳平去拿卷宗,杨文静已经用平静的口吻说道:“不用去拿了,卷宗上的每一个字我都能背出来,当时负责勘察的检查,并没有提到周边有施工工地。”
夏木繁皱了皱眉:“当时负责案件侦查的是哪几位?能不能找到问一问?”
十四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当年负责杨家维案件侦查的警察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已经离职,范阳平打了几个电话,终于联系到一名已经调离的警察,从他的口中问到了八方宾馆当时的情形。
1982年的八方宾馆旁边全都是农民自建的二层、三层小楼。因为省道的修建,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将自己的房子改建成旅馆、餐馆。八方宾馆东面有一块空地,当时也在盖房子。空地四周打了蓝色铁皮围栏,旁边堆了不少挖出来的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