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带动附近的百姓养鸡养鸭,并且为大家养出来的鸡鸭鹅鱼兜底,不损害百姓的利益,整个怀安县的百姓都因为养殖获利。

谢继宁才华出众,为人宽和,有刘家是大族,欺压谢氏一族,谢继宁成才之后,不曾仗势欺人,反而让两家心甘情愿握手言和,如今整个板桥一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成为了整个怀安县发展最快,最好的地方。

永安帝看着赵怀瑜真情实感的夸赞,心里生出怀疑,这谢继宁和赵怀瑜是什么关系,赵怀瑜用这样大量的篇幅来为其表功。

“你们都看看吧!”永安帝将折子递给何善,何善捧着走下去,几个大臣都围着看起来了,一边看,一边惊叹。

赵文轩在一旁站着,自家儿子这奏折,他已经看过好几次,此时去抢也没有意义,大家都知道赵怀瑜是他儿子,这东西他没有看过,大家都不相信。

永安帝看着老神在在的赵文轩,开口道:“赵爱卿,你这儿子一鸣惊人啊!”

“承蒙圣上恩德,他如今年纪尚小,轻,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朕好奇一点,这谢继宁到底是何人啊!”

“回圣上,谢继宁乃是犬子治下的一位出众的读书人,少有才名,才思敏捷,为人宽厚,犬子颇为惜才,常常有夸赞之语。”

赵文轩对自家儿子在自己表功的折子上写这么多的谢继宁不是没有意见,要是谢继宁成为他的徒弟,或者联姻成为赵家的女婿,为其表功,无可厚非。

但是谢继宁什么都不是,赵怀瑜为其表功,简直就是将自己的功劳分一半,此时还要面对皇上的怀疑,还不好解释,谢继宁身份敏感,是刘方杰的徒弟。

只见那何直就站出来说话了:“会万岁的话,这谢继宁微臣认识,的确颇有才华,三年之前承蒙万岁恩典,微臣到中省督学,主持了院试,那谢继宁就是那一届的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