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四月二十成为了谢如方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的日子,等到老了还一直津津乐道的和孙子说。
六个中人邀请了十八家大商人,就在府衙外面最大的酒楼太白楼里面设宴席,因为太白楼背后的商家也参与了,干脆就关门,做生意了。
谢继宁道:“这次这个方法买给你们,你们拿去其他地方卖也行,自家用也行,钱货两消,和我家无关。说在前面的是这个方法简单,大家不要到时候说被骗了。”
周家家主道:“只要方子是真的,其他的都不会说什么,我们这些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一个信字。”
其他家也纷纷赞同,心里则想,这么多同行对手在这,为了一点点小钱,反悔多掉价啊,这谢家子小小年纪倒是聪明,知道将生意扩大。
谢继宁将契约拿了出来,作为一个博主,她曾经签约过很多专业的商务合同,所以对合同很熟,又结合这个时代的法律,整整齐齐的写了二十几页。
给商家的,给中人的,都写得清清楚楚,几个商人看了合同,大赞,不说别的,就这契约就是一个宝贝,对于他们这样的大商人来说,太实用了。
孙家家主大赞:“谢公子的这挈书出自令师之手吗?如此完善,如此细致。”
谢继宁并不正面回答:“这契书是一个模板,大家之后此事之后可以根据自家情况改的。”
虽然谢继宁不说,他们也会将这个挈书用到其他地方,但是谢继宁如此大方的说出来了,还是让人忍不住的有好感。
签完挈书之后,各家将自家愿意出的价格都写下,酒楼
谢如方就给他们演示了黄泥水淋造白糖法,只见等了一段时间之后,瓦质漏斗上面果然出现了糖霜,孙家主惊呆了,连忙冲上前去拿手捞起放在嘴里。
果然是糖,洁如霜,白如雪,太美了,钱家主小心翼翼的捧着糖,悲切的说道:“原来这就是糖,这么简单,当年就因为一点糖霜,我就输掉了皇商资格。”
大家都疯狂了,黑糖化成白糖,分量只少了一半都不到,但是价格千差万别,只需要一点点黄泥水,这些糖将会引得那些达官贵人纷纷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