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郭鸿下定决心,踱步走回正堂,对廷尉府的皂衣吏吩咐道:“明日孔融再来,直接轰出去。如果是蔡邕,就请他帮你们写廉政、普法的宣传标语,多写一点。”
第二日,天色已晚,蔡邕早上去廷尉府,一直没回家。蔡琰蔡昭姬(蔡文姬)有些担心父亲,提着食盒来廷尉府寻人。只见蔡邕面前摆着大、中、小各种型号的狼毫笔。被一堆廷尉府的小吏围着,奋笔疾书——“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豆腐。”
一名小吏建议道:“本朝的清官,也可以拉出来当个表率。”
蔡邕沉思一瞬,立即想到一个人——“一钱太守”刘宠。
刘宠担任会稽太守的时候,当地民风淳朴,很多百姓从出生到老死,都没有进过市集城镇。以前的会稽太守喜欢强行征收赋税,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派人上门催征,闹得百姓家中犬吠不止,常常一整夜,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犬吠声,人人不得安宁。刘宠上任以后,坚持不扰民、不加税的政策,让百姓安居乐业。
后来刘宠升职成为京官,他离开的时候,轻车简从,没什么财物。百姓纷纷前来送行,有五六个头发胡须都白了的老翁,特意从若邪山谷间步行出来,这些百姓都带着铜钱,要送给刘宠当路费。盛情难却,刘宠推辞不过,最终挑了一枚铜钱,收入怀中,表示领受大家的心意。
蔡邕略微沉吟,提笔蘸墨,写道:“黎民感恩赠百吊,太守留念取一钱。”
蔡琰艰难地挤进人群,“大人,您没事吧?”
蔡邕看见女儿,喜上眉梢,“昭姬,来得正好,快帮为父想几句鼓励廉政,警告贪官的话。写出来,镌刻在官府统一发放的笔架、水杯、书案、砚台等物品上。公卿百官每天都能看见。”打击依然活跃的贪官污吏,改善官场风气,这可比重审陈年的老案子有意义多了。蔡邕干劲十足。
蔡琰:“……”
蔡琰把食盒放下,“大人,吃饭了吗?”
“吃了,郭廷尉管饭,廷尉府的饭菜特别好吃。以后不用给我送饭,在这里写标语,包吃包住。”关键是按字给钱。一想到会有无数贪官天天对着他写的标语坐立难安,心情就很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