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对他有印象是不是?”林一山记得这位阿姨,许愿略感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
“她怎么了?南陵碰上的人是她吗?”这件事情实在是巧合,也有点匪夷所思,她不知道许愿借此表达什么,但是林一山在认真听。
“因为在白溪见到她,我就对她有印象,所以在卯山再见,几乎第一时间就认出来了。”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到小区门口,保安室亮着灯,没有车辆往来,所以起落竿是放下来的,保安坐在
保安室门口的折叠板凳上,手里握着起落竿遥控器。见到许、林二人,热情地打招呼,林一山对人向来彬彬有礼,此刻忙回以微笑致意,拉着许愿紧走两步,示意她继续说。
“下山时,我们坐了同一辆中巴车……”许愿开始回忆。
同车乘客有父母带着小孩子,每当车子拐弯或急刹,那孩子就兴奋地吼叫,妈妈试图制止,但孩子哪是听管制的。车开到一处“胳膊肘弯儿”,印象中,这是最险要的跳段,上山是爬坡,下
山是下坡,所以险要程度更甚。
卯山上的中巴司机早已驾轻就熟,俯冲速度不减,全车人身体都随着车体角度倾斜,那男孩又开始尖叫,同时,后排座有几声惊呼,许愿慌忙回头看,男孩甩出妈妈的怀里,向过道另一侧摔
过去。
过道另一侧的乘客从容地稳稳抱住孩子,右手挡在孩子的头和前排座椅扶手之间,孩子终于停止了尖叫,吓得嘴撇了又撇,要哭又不敢。
其他乘客也意识到了孩子面临的危险,但车子急拐弯加俯冲的惯性之下,人人身不由己。孩子的妈妈勉强维持身体平衡,连忙向人道谢,操着江南口音。
许愿抬眼一看,被谢的正这那位白溪老人。
老人手里护着孩子,和许愿对上目光,面色和善。
车子驶上较平稳的路面,坐在后面的乘客替母子鸣不平,跟司机抱怨,让他车开得稳一些。司机只露个后脑勺,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