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李清一发言。她思路早已理好,手上是几个常规栏目,只能规规矩矩地报选题,她刚说了几句话,就见杨劲变换坐姿——原本靠坐,倾身前来,把脸转向她。
这个动作立刻引起了他人注意。
总编立刻提醒:“清一,你大点声儿。”
李清一稍作停顿,把呼吸调匀,才继续汇报选题。
常规选题报完,李清一提出一个调整栏目的设想:把原本用来填充版面的小栏目撤掉,增设教师的教学故事。
她强自镇定,把自己的想法尽量充分表达出来,说这个栏目占用两个胚(page),以师生的故事、教学的感悟、班级趣事为主要内容,看似是闲篇,实际上故事类文章更吸引读者,老师和学生都会喜欢。
她补充说:换一个角度来看,新设版面也与整个杂志的风格和“减负”的风向一致,倡导积极的态度和生动的氛围,又不是生硬的说教。
针对这个栏目,她本来准备了几段话。读到一半时,她撒开稿子,把想法切换成大脑自动生成的语言,把想法娓娓道来。
针对这个栏目,其他人各自提问,没有颠覆性的反对意见。
李清一最后说:“栏目名字还没想好,也请大家帮忙斟酌。”
说完扫视一圈,再次与杨劲目光相遇——
“杨局长,您看……”
社长凑过头来,充满期待地看向杨劲。
李清一还没品出味道来,杨劲就收回目光,冲社长点了点头。
前面的选题中规中矩,李清一这个新栏目,总算跟杨劲前一天的要求靠了点边儿,社长于晦暗中发现一处亮光,欣然去找杨劲确认。
选题大会第二天,李清一完成汇报,心中重担卸下,后面的人再发言,她也能稍微走个神儿,想点别的。
这几天,她把手机里的聊天软件都设置成不提示新消息,来电也静音了。但是她知道,这个时候群里肯定炸锅了。
每到此刻,时间的流逝活像一只慢性子的蜗牛。
她已经脑补散会后的流程:夹起笔记本就走,先上楼关电脑,然后把球服、球鞋装进包里,趁晚高峰没来,去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