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一口,又一口。中途廖小月递过来了勺子,换下了不好操作的筷子,再然后,半碗饭吃了个干干净净。

廖小月轻轻松了口气,她曾经听医护人员说,碳水是一切营养的基石。优质蛋白想要发挥作用,离不开碳水。具体的原理机制她没听懂,只记得无论怎样,病人得吃点饭或者面条。不然再好的肉蛋奶,也是吸收不了的。

看着麦亦芃吃掉了半碗饭,廖小月又把虾仁滑蛋往他面前推了推。新鲜剥出来的虾仁鲜甜脆爽,滑蛋鲜嫩软滑,乃越省家庭哄孩子吃饭的利器。果然,麦亦芃没拒绝的舀了两大勺到自己碗里,慢慢吃干净了。

最后,那盘清心素小炒到底没吃,而是又舀了大半碗避开了虾仁的番茄豆腐,捧着碗唏哩呼噜的喝下去了。

廖小月哭笑不得,心里暗暗记下,麦亦芃是真的很喜欢吃番茄。至于虾仁,也不是不爱吃,可能要咬,他现在懒得费劲。再过两周,他身体情况更好点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做做别的口味的虾仁。

带壳的虾就算了,麻烦的东西,顶好一辈子别出现在病人的餐桌上。免得剥的两个虾,胃口全败没了。

麦亦芃刚吃完饭,不能立刻回床上躺着。廖小月趁机享受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清心素小炒果然甘甜,廖小月吃得不亦乐乎。其实这道菜正版的做法,还要放一点白果和腰果。

然而,白果微毒,那是万万不能给病人吃的。病人抵抗力不好,普通人能适应的毒性,鬼知道在病人身上会产生什么后果。至于腰果……廖小月遇到过最倒霉的病例,就是老人家过年吃坚果,牙口不好没嚼碎。结果大年三十紧急入院,一查,肠梗阻。那么大年纪,差点没能下手术台。

吓得廖小月把坚果拉入了黑名单,因是她管买菜买东西的琐事,蔡家的零食筐里,足足四年没见过任何一种坚果。所以,在麦亦芃彻底康复之前,点啥菜都别想见坚果。松仁玉米都别想吃!

窗外忽然起了一阵疾风,高耸的大王椰子被吹得剧烈的摇摆。手机同时弹出了条信息,应急中心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

廖小月抽了抽嘴角,忍不住问:“起台风了,向姐明天还能来上班吗?”

第22章 紫薇花下

麦亦芃沉默。

台风多发地区,蓝色预警算不得什么,但真暴雨倾盆,人家要请假,你也没办法。这两天廖小月里外一把抓的,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其实挺难做。这也是今早明知道廖小月睡过头,他也没用呼叫铃把人喊醒的原因。

因为精神上的焦虑,比身体上的劳累,更容易产生疲倦感。他家活确实不多,但不能忽略他身为一个定时炸弹,给廖小月造成的心理压力。

归根结底,还是车祸来的实在太莫名其妙,相关部门调查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他在请人时不得不陷入被动。当然,他自己也有锅,是他实在不想在医院呆着,不然有护士照顾的他不至于所有事都压在廖小月头上。

看着外面气势汹汹的台风前奏,麦亦芃叹了口气,认命的想,如果向晓兰后天再不来,他得住回医院去了。否则真把廖小月搞炸毛了不好收场。

作为一个条理清晰的研究人员,麦亦芃是不会把自己搞到左支右绌的。

台风通常带来暴雨,理论上离海有一定距离的穗城很少被台风直接袭击。但总有些台风,本身级别不高,却偏偏带着朵巨大的云。前些年有一次刮台风,穗城足足下了十多个小时的暴雨。无法及时排出的雨水造成内涝,泡坏了好几个变电站,弄得穗城城区大片大片的停电。玉衡小苑也在其中。

因此,廖小月认真下单买了两个可折叠的大水桶和洗衣盆,先接满了水,以防停水无法冲厕所。然后把充电宝、应急灯通通充满电。再拿空矿泉水瓶装满水,在冰箱里冻成冰坨,万一停电,这些冰坨能保证冰箱里的食物不变质。

最后,检查家里的存粮。又下单补了两件矿泉水和一个小酒精炉。才算把台风天所需要的应急物品准备齐全。

其实这些东西,常被台风袭扰的穗城人家大部分都有。只是麦亦芃新搬过来才要补充。

麦亦芃看着廖小月忙进忙出的,心里闪过一秒愧疚——工资是不是……开低了点儿?嘶——之前那个蔡家,是干了什么把她气辞职的来着?

当然,一秒钟转瞬即逝,麦亦芃想想自家高于平均水平的工资,继续心安理得起来。

至傍晚,风势加大,风也转了方向,应该是台风登陆了。果然没多久,暴雨哗啦啦的打了下来,敲在窗户上噼里啪啦的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