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页

褚晓彤:“编排调整得更好了。”

她说,你们看,自由自在的朱鹮是向后而起的,所以之后的每一步,向前也不再是向前。

那是深渊。

喜欢听褚晓彤的解说,因为她不单会骂,会跟大家分享当运动员时的趣事儿,还会用不一样的角度跟大家讲解选手的曲目。

为什么这样编排?是她的习惯、这种方式成功率更高、为了掩盖瑕疵、想要避开后面的编排冲突……

对熟悉的队友们,褚晓彤还能讲出更多。

因为她一直在关注,甚至反复地看,所以能讲“沐修竹的这个衔接多了不少是想拼一些能拿到的p分”、“桑莹的3a存就会摔她站不住是因为现在不能为了站住浪费脚踝没多练就没这个技巧”,还会讲“丛澜的编排又改了这里那里”。

向后的起速是方便,也是因为要契合朱鹮自由之下掩藏的危机。

曾经的起始姿势是鸟儿嬉笑玩耍,轻松随意;

现在改了,依旧自由怡然,但多了一份自然之灵的“盛气凌人”。

褚晓彤:“就像是一块反射着璀璨光芒,却不知自己要碎掉的水晶,逐渐靠近了高空坠落的边缘。”

静悄悄放在昏暗展柜里的水晶,四面全是光芒所以能反射的水晶,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视野被美夺去之后,对于之后的遗憾,就会更为失落。

因为在意过,关注过,倾泻感情过。

所以更难受。

残忍就是把美好打碎,所以丛澜的《朱鹮》里紧凑地塞下了濒临死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