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页

这条微博下面还有很多人表示, 确实有很多针对花滑的智商税, 连胶带带上了“花滑”两字, 都可以翻倍卖。

丛澜不是没买过很贵的训练服, 有些品牌也来赞助,想让她穿自己的衣服,只不过她都拒绝了。

说实话, 一二百块钱的裤子穿着没比八九百的差到哪里去。

甚至因为是正经的运动品牌出的服装, 在性能方面反而比那些冒出来的杂牌要更合适。

丛澜简单回复了一下, 主要就是告诉大家没必要非得纠结在“花滑”两字上,正常的运动服装就可以了, 那什么一千块钱的冰鞋箱没必要, 拉个199行李箱都一样。

她在花滑上说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当即就打消了一些人的纠结。

懵懂的入门者,在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上, 很容易被一些宣传词带偏,从而浪费不少金钱。

丛澜之前也秉持着“我倒是要看看这价格的东西有多好用”被割了韭菜,买回来的东西非常一般。

郁红叶现在主要做的是服装生意,但赚钱的其实还是新媒体公司这个副业。

她并没有涉及花滑的服装这部分,顶多在考斯滕方面是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

最初还是靠着赛场上的丛澜,得到了不少运动员的订单,这才慢慢起步的。

现在虽然也面向大众,价格档次从低到高有许多分类,但她还是尽量不去消耗丛澜的个人形象。

对于公司内建议出个日常训练装备产品线的提议,她拒绝了。

很容易出现问题,质量和价格都容易扯皮,到最后坑的还是丛澜。

郁红叶知道这会很赚钱,做起来也非常简单,但她不想这么做。

偶尔在常服里出个丛澜发来的设计,简单搞一下联名就行了,没必要非去赚另一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