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简方又去要钱了,京张周期体总的态度是“不差钱”,短道那边已经乐开了花,更别说能拿成绩撑腰的花滑部,简直就是“只要你能维持平昌高度我们什么都好说”的大方到让人难以置信。
外出比赛的资金标准是一直都有的,早先磕磕巴巴,连主力队员的开销都被严格限制,哪怕没人中饱私囊,最后也可能超出报销标准。
成绩一差,还得被人埋怨是浪费国家资源。
好在现在没有人这么乱叨叨了,冰迷们也见识到了张简方提出的“多练兵多上场多总结”的三多好处。
省队里有运动员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有机会去参加一场国际赛,都是兴奋地蹦跶,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体验。
国内赛和国际赛的差距不是一般,出国比赛和国内比赛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每年平均一次的出国比赛,对省队水平的尖子生来讲再也不是奢望。
有钱的家长还可以再自费一次,给自家孩子刷ts也好,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也好,都很方便。
夏日杯通过申请之后,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冰娃家长们,在训练场外围就乐得合不拢嘴了。
“好好练,进国家队就什么都不用愁了。”这是商业冰场里飘得最多的话。
训练资源,参赛资格,后勤团队,学习辅导,花滑部就等于一个初升高升大学的全能托管所。
而且还倒找钱——发津贴和奖金呢,前五前三都有奖励的。
于谨等人队内开会,张简方跑去了体总开会。
喝完茶,带着文件包,熟门熟路的张简方又摸进去了负责人的办公室。
“那个,明年我想组一个国际交流比赛,就去年交过来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