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谨也不想假设来假设去的,他其实目的就是想告诉众人,isu在p10的时候就习惯一压一抬,丛澜吃这个亏很多次了,只不过她的分数太高太高,所以不明显。
丛澜冰迷为得分忿忿不平的时候,太多人来说,“她都已经第一了”、“她都已经世界纪录了”、“她都这么大的分差了”,为什么要在乎那么一点分数呢?
可能只是所有人都认为该+3的3a给了286分,可能只是所有人都夸赞的3lz给了171分,不过是014和039,为什么要在意呢?
哪怕是自由滑12个动作加起来,你们以为的不公平,也就是两三分而已,丛澜都拉了第二名三四十的分差了,在乎这两分吗?
她为什么不能在乎?
isu力捧的人能在该给12的时候给2,该抓错刃扣分的时候给1,能在12个技术动作的自由滑里连带着p分一起,水得能多出来至少七分。
那么,该有的四五十分差,变成了三四十,为什么不能生气呢?
丛澜的分差大,是她个人努力,是她天赋卓绝。
那么其他人呢?
本来小分差可以取胜的人,就这么败给了被水分的人,让人家反超了,这又要怎么算呢?
丛澜没吃到实亏,这话不假。
沐修竹没吃到吗?楼翎呢?易儒呢?舒傲白俞寒呢?
在p10出炉以前,这么多届的冬奥会没有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运动员成为冠军,是因为亚洲人不适合花滑吗?
翻那么多欧美籍贯的运动员,有多少是亚洲后裔的?华裔更是不在少数。
别说国际赛了,哪怕是国内赛,大鹅和霓虹冰协管理下的运动员,曾经的莉莉娅,现在的天草梨绘,哪个不是被坑过呢?
isu,冰协,说到底不过是一丘之貉罢了。
于谨看新规则的时候越看越生气,他跟路人不一样,他是教练,是国家队的单人滑主教练,需要带着整个教练组奋力向前,他不能只浅显地看一遍就过了。
他要研究,要深入,要从每一条内容里看到背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