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刃的意思是,技术符合isu规范,它是标准的,只不过,它无法在一般速度下被人看出。
人眼是不可能分辨出高速运动时的5°、15°倾斜的,可又不能说这样的浅刃是错误的,因为这确实也是内刃。
平刃和错刃就没有什么争论了,尤其是后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技术正确的情况下,点冰时可能会继续压深内刃,也可能会变得浅一点点;
当点冰脚离开冰面、双足离开冰面的这个几毫秒的刹那,人体要跃起要摆动,千钧一发之际的f用刃又会变浅。
故而,真的去计较“xx的用刃多少度”,是很困难的。
因为不知道要捕捉哪一刻的角度,而对于每一个运动员,他们的度数都是不一样的。
赛场上的深刃一定比浅刃好吗?
没有人能确凿地回答,原因是isu不看深浅与否。
花滑是一个冰迷越深入去了解技术和规则,就会越失望的运动,只有凑热闹纯看美美美的乐子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有些运动员就是跳不了f的深内刃,有些运动员就是合格的浅刃,人家的跳跃照样漂亮。
因为跳跃不单单看用刃,还有周数、轴心、高远度、空中姿态、落冰姿态、进出步法难度,以及动作的完成轻松度。
深刃干脆,漂亮,视觉性强,哪怕不用辅助仪器,只要熟悉这个跳跃动作技巧的人,在高清的视频里以正常的角度就可以知晓“哦这是一个f”。
浅刃存在天然的问题,让人怀疑“真的做对了吗?”,由此也就衍生出了冰迷们之间的争吵,——比如一些浅刃选手被拉出来,这个说她绝对错了至少也是个平,那个说放屁她就是个浅刃哪怕才5°你也得认可这是个浅。
5°,人穿着冰鞋平站,这么微小度数的倾斜,机器都得找一会儿才能分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