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的跳跃放在让人紧张的赛场上,两相压力叠加,万众瞩目之下,心态不稳的炸烟花特别常见。
丛澜:“我们有句老话,叫做贪多嚼不烂。”
都想要高难度跳跃,都想拼bv优势,可哪里又有一蹴而就呢?
眼红别人的技术实力,自己疯狂地练习出难度,这没有错。错的是不合理的训练计划,掌握一个四周之后立刻去练习下一个,很容易将前一个忘记,到这个时候要怎么去平衡就是运动员和教练要攻克的难题了。
丛澜从不拒绝看到运动员挑战难度。
她不想看的是,在技术不规范的时候,贪多嚼不烂地去练下一个,这对于选手的运动生涯没有半点好处。
错误的技术,是会影响他们的运动寿命的。
一个运动员能够用在运动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年轻不是肆意挥洒的底气,她不想看到这一点。
莉莉娅:“会害怕自己被落下啊!”
丛澜:“那就更要努力去正确地练习啊!”
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失误概率,说白了就是压根没掌握技术,连一定的稳定率都达不到,就别说“会了会了”。
莉莉娅想起来了与她同一个国籍的索菲娅·古谢娃,还有她知晓的几个教练俱乐部内十一二岁有跳跃潜力的其他小女单,她们都在练四周跳,也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练四周。
莉莉娅对这方面没有发言权,但是她对3a是有的。
“古谢娃……”她顿了顿,见丛澜朝她看来,继续道,“2a都没做明白,她的四周跳,其实我也不喜欢。”
一个说着掌握了4f3t的高级四周女单,别说3a了,连2a都不稳定不标准,莉莉娅这一批女单里很多人都能做到2a的edge起跳并做得很好,但索菲娅·古谢娃自2a起,非但不是edge和横刀这两种普遍的做法,还自创了一种很特别的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