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思考了一下措辞:“我觉得对于四周的难度和bv,不能按照三周的标准来定。你看,男单现在四种四周跳里,每一种都有大于等于两人已经掌握了,可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跳出来4lo。这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尚未被攻克的四周跳,就是4lo。
记者:“所以论难度,后外结环是最难的,可以这样理解吗?”
丛澜:“我认为可以。”
记者:“那你练出来的勾手四周呢?在我看来,它分值最高,是最值得去练习的。”
丛澜:“你是想问,我为什么没有按照顺序出另外三种跳跃,而是直接出了4lz吗?”
记者笑着点头:“是为了分数吗?”
丛澜摇头:“不是,因为我更方便跳这个。”
记者:“???”
丛澜坦言:“上赛季我多多少少受过几次伤,有些是赛场得的,有些是训练里有的。脚踝和膝盖的伤一直没有断过,包括现在。因为我也在练新的四周,不管是为了马上要来的冬奥,还是我个人的想法,我都想掌握新四周。这也同时导致了,我受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新跳跃必定会摔打,四周的摔冰阵势远比三周可怕。如果说三周是皮肉受伤,那么四周就是五脏六腑都被震颤挤压。
“很难受,会很难受。教练让我上了钓竿,但我不适应,因为借助外力我可以很好地跳出来,而对于落冰的姿态、感受,我是很清楚的,只是实际上我做不到而已。因此,只能在冰上直接摔。”丛澜漫不经心地道。
记者:“可以用缓冲的保护垫吗?比如一些海绵?”
丛澜反问:“赛场能用这些吗?不能。我不喜欢,我也没办法用这些去跳我的四周。”
说到底,只能凭借一日复一日的摔打,才能练出和巩固所有的技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