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予青丝 章小引 953 字 1个月前

“背叛我是死,背叛他們也是死,既然之前已經選擇效忠於他們,如今為何又要倒換陣營?首鼠兩端,豈不自掘墳墓?”

陳若琳神色大變,跪在馬車地板上,半晌也說不出話來。

陳若琳送出去的消息,皆是韓聿審核過的,雖知曉她曾勤勤懇懇的監視自己,可武貞錦卻從未動怒過,人生在世,身不由己之事她曾深有體會,既然本心不壞,她自是不會怪罪於她。

更何況今日陳若琳選擇背棄一切也要助她一臂之力,這份忠心,她理應珍惜。

“既然選擇站在我這邊,便拿出你的本事來給哀傢瞧瞧。”

陳若琳沒想到太皇太後知曉一切卻選擇寬縱於她,她更是心存感激,磕頭承諾:“臣定不忘太皇太後恩德,盡心竭力,不負您的期許。”

允許全民行商,降低買賣賦稅的消息很快便傳遍瞭大街小巷,起初很多商賈都不敢相信,直到見朝廷貼出瞭告示,被重稅和官員盤剝的商賈才興奮的對著皇宮方向磕頭:“陛下英明,太皇太後睿智!”

允許與外邦通商的消息更是振奮瞭很多商隊的心,原本快要解散的商隊迅速集結出發,沿著商路一邊走一邊將京都的政策口口相傳。因為商隊頻繁往來,沿途的旅店很快便恢複生機,賺得盆滿缽滿。

很多農閑時做繡活的婦人往常隻能將繡品低價賣給繡坊,累死累活卻隻能賺取微薄的收入,可如今因為新政規定每月賣的銀子不足五兩的,可以免征稅款,她們便鼓足勇氣讓丈夫陪同她們到街市叫賣,賺的銀子較以往多瞭幾倍。

擺攤的人多瞭,很多以往被大商傢壟斷的行業也受到瞭不小的沖擊,漸漸不敢胡亂定價,物品價格下來瞭,商傢依然有得賺,百姓卻能實實在在得到實惠。

當然有不願吃虧的商賈借著孝敬官員的名義行賄,找官員庇護他們的生意,助他們驅趕擺攤的百姓,想如以往那般搞壟斷,為所欲為。

可韓聿早早跟禁軍打瞭招呼,整日分出五個小隊在東西市集晝夜巡邏,隻要發現官府驅趕擺攤的農戶,便將那些府衙的衙役通通抓進牢獄待審,而且還誓要拔出蘿蔔帶出泥,將背後官員和商戶一網打盡,全部嚴懲不貸。

如此操作下來,不出三個月,因百姓能尋得更多好出路,京都流民都少瞭許多。

而商賈看似降低瞭物品的售價,可因為賦稅降低,如今掙得反倒比以往多,而今他們地位提高,限制減少,他們也能自由裝扮自己,提高生活品質,原本積壓在手中的錢都流轉起來,更多不同類型的商戶受益,生意更上一層樓。

原本趨於動亂的局勢漸漸穩定下來,武貞錦和韓聿皆松瞭一口氣。今春開墾荒地一事順利推展到各州府,隻要開墾便能得到自己的土地,引得百姓紛紛行動起來,不出三個月,各州府統計開墾的新地逾六千畝。

武貞錦怕百姓無錢買種,特意批下幾筆款項,撥給開墾瞭荒地的百姓。

各地州府頻發動亂,不過是百姓無地為生,如今開墾的荒地皆登記在名下,朝廷還撥瞭款項助他們買種子,有地有錢的百姓漸漸不再頻繁揭竿而起,反倒是積極墾田,希望能靠勤勞致富。

不過南方很多山區地勢高聳,不便墾田,武貞錦便順勢讓工部招募工人疏通岷江河道,既給百姓提供瞭謀生手段,又能保障河道及時清淤,不至於訊期泛濫。

幾項舉措同步並行,幾乎耗幹瞭國庫的錢銀,戶部幾次找武貞錦哭窮,可武貞錦皆熟視無睹,她早就盯上瞭幾個不務正業的閑散官員,那些傢夥的受賄記錄她已經完全掌握,隻待時機成熟,一網打盡,抄傢流放,傢財充盈國庫。

武貞錦的舉措大大鼓舞瞭一心求變的衆人,她在朝堂發力,韓聿在朝堂外探查實施情況,他們裡應外合,漸漸磨練出常人難以比擬的默契。

“最近天氣酷熱,外祖母病勢反複,似是快要不行瞭。我今晚請陛下到我府中做客,你跟著一起來吧。”

武貞錦聽聞外祖母病逝甚篤,難得展露出焦灼情緒:“你快去請,我要親自替外祖母診脈。”

陳傢人在偏廳等瞭半日,直到日落西山,宮中的馬車才停到瞭王府門口。一想到能親眼見見武貞錦,陳傢衆人皆坐立難安,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出去看看,他們有千萬句話想問,可還是得遵循禮法,守在遠處。

直到韓聿按禮法將韓元辰和武貞錦迎進王府,衆人入座用膳後,焦急的武貞錦才得以借更衣為借口離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