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予青丝 章小引 979 字 1个月前

武貞錦如王傢所求,替王君昭診脈開方,這一次王君昭的態度和緩許多,對她行醫問診時的回複也十分詳盡,儼然已經折服於她的醫術,不再有半分輕視。

“公子這段時間可還在飲其他補藥?”

王君昭身邊的仆從回稟道:“稟武姑娘,我傢王爺多年前曾從一道士手中尋過一張藥膳方子,據說能健身強體、固本培元,於體弱之人大有裨益。因此我傢公子自小便喝,一日不落。”

武貞錦這才明白其中關竅,想來王君寧久病不愈的癥結,便是在此:“王爺也是愛子心切,小女子敬佩。隻是這藥膳中的藥材也許會與新方子有相生相克之處,公子服藥的這段時間,還是盡量不要同時服用,以免貽害身體。”

王君昭聽到這話,擡眼直視武貞錦,見她面含玩味,便知她話中有話,沉思片刻,望著武貞錦藥匣子之中的針灸,主動提議:“姑娘上次說過,尤擅針灸,不知可否勞煩姑娘為我施針。”

武針錦自然不會推辭,為王君寧治病隻是她接近端王登雲梯,他的治療效果越好,端王肯見她的概率越大。

她隻想確認,端王到底是不是那日紅爐寨中,騎馬踏過義父胸膛之人。

武針錦施針時,面對王君寧羸弱的身軀,和已經萎縮的下肢,終是動瞭幾分醫傢的惻隱之心:“縱使沒有知覺,公子還是要請仆從勤幫您活動下肢,否則日久天長,這下肢萎縮會越發嚴重,公子也會更糟罪。”

王君昭自小遍尋名醫,無數次被醫者當作案板上的一塊肉肆意挪動著殘缺的肢體,每一次那些人可惜、無奈的長籲短嘆,都似無情的劊子手,又一次宣告他死刑。

若隻是如此,便也罷瞭,可他們偏要忌憚著他的身份,說些冠冕堂皇、模棱兩可的話,一次次給他希望,又讓他一次次跌入谷底,走向絕望。

王君昭對這位武姑娘是感激的,她沒有盲目給他希望,見到他的殘缺時,也不曾有無謂的可憐與惋惜,這反倒讓他坦然,讓他心安:“武姑娘,謝謝你。我也要為初次見面時的無禮給您道歉,我不該因為您是女子,便輕視您。”

武貞錦又下瞭兩針,沉聲道:“無妨,我的醫術隻是傢傳,在京都既不曾在醫館行醫,又無甚名氣,你懷疑我的實力,不肯盲目用藥,才是正常。如今你也信瞭我,讓我施針下藥,我們兩清瞭。”

王君昭這才明白,為何當初裴朗費勁心思向聖上請旨賜婚,每每向他提起這位武姑娘時,眼中皆是傾慕與向往。

這樣的女子,博學多知、又兼愛世人,確實讓人心向往之。

第 37 章

不同於武貞錦在皇子府與端王府奔波勞苦,韓聿日日閉門不出,整日在府中讀書飲茶、與肅瀟練武、和啓荀對弈,清閑非常。他白日在府中等武貞錦回府,晚上陪武貞錦用膳,卻從不主動過問武貞錦最近為何主動替王君昭治病。

武貞錦感念韓聿的信任與尊重,自然處處盡心回報,兩人也就越發如膠似漆。

隨著王君昭的病癥逐漸痊愈,端王的召見果然如約而至。武貞錦替王君昭施完最後一次針後,聽聞端王身邊的婢女來請,心頭一震。十年瞭,那張臉無數次出現在她夢中,今日她終於能親眼驗證。

“我前幾日跟父王提起過你的醫術,父王對你大加贊揚,還說要備上厚禮,向姐姐登門道謝。”不知王君昭病情緣由的王君慧十分欣喜,以為父親準備請武姐姐前去診治腿疾,“姐姐有所不知,父王曾在戰場中受人暗算,傷瞭右腿,當時戰場中條件不好,導致病情延誤,這些年一直不良於行。父王重顏面,不肯將短處暴露於人前,這才一直深居簡出,早早辭去軍中職務,在傢中頤養天年。”

武貞錦早聽韓聿講過,自然不意外,可還是裝作乍然聽聞,表示惋惜:“端王英勇,早年立下汗馬功勞,百姓人人稱頌。不成想竟然受此劫難,連我也不禁替端王惋惜,替妹妹揪心。我雖醫術有限,也願為盡綿力。”

王君慧見武貞錦主動提起,自然不勝歡喜,挽著武貞錦就要朝端王居住的主院走去,可卻被前來相請的端王婢女阻攔:“小姐請留步,王爺有令,請武姑娘一人前往。”

武貞錦第一次走進端王府的主院,院中假山巍巍,一池清渠貫穿其間,院墻處幾十株翠竹屹立,好一處適宜人休養的清幽之地。

端王端坐在白玉臺前,靜心垂釣,武貞錦甫一見他背影,便不自覺眉頭緊皺,紅爐寨被屠滅那夜,縱馬踏過父兄的人身形修長、臉型淩厲,可眼前的男子雙頰豐腴、耳垂厚潤,身形偏矮胖,與那夜馬上之人的形象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