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姐儿,你这可真难倒我了,我想了想,三十六担根本不够装啊,老太太,不如五十担吧。”
宋老太太沉吟道:“五十担会不会太多了?”
宋萃玉心想,简直爆炸多好吗?!也不想想大堂嫂柳氏进门时才十八担呢!“安定公主那样尊贵,嫁妆也才一百六十八抬,大堂姊一个世子贵妾就五十抬,一般人会说我们宋家有钱,可仁王府的人肯定觉得我们没礼仪,就算没有主母,妾室也得有妾室的分寸。”
秦氏突然有点不高兴,“是贵妾。”
宋萃玉无奈,那还不是一样,就是个下人,将来世子妃入府,得比世子妃早起,比世子妃晚睡,给世子妃梳头,给世子妃布菜,不能上桌吃饭,世子妃想让她养孩子才能养,世子妃把孩子抱过去也只能跪谢恩典。
大堂姊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喜事定下时,她一点也不高兴,这几天还因为头疼,都不出房门了,她几次想去探望,都被奶娘卓嬷嬷拦了下来,说大夫交代,大小姐头疼是因为吹到风的关系,门窗少开会好得快一些。
宋家有得是钱,大堂姊又生得貌美如花,如果不是大伯父宋大福发神经,大堂姊肯定能当正妻,和丈夫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可现在什么都没了,祖母跟大伯母真是脑子被门夹了才这么高兴。
宋萃玉感觉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袖子,转头一看,母亲孙氏脸上写着——别多管闲事。
可是对宋萃玉而言,大堂姊的事情不是闲事,她跟宋萃霜一起长大,她不爱刺绣,每次刺绣嬷嬷要检查,她总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奔去求大堂姊救命,从小到大,大堂姊不知道帮她绣过多少帕子、多少鞋面,前几年她被粗心丫鬟烫伤,大堂姊悄悄塞给她一瓶药膏,她擦了之后烫伤果然好得很快,而且连疤都没有留下,后来她才知道那是贡药,大伯父因缘际会得到一瓶,他给了大堂姊,而大堂姊给了她。
宋萃玉一直觉得大堂姊会有个幸福的婚姻,没想到她会给人当妾室。
东瑞国重农,商人身份低微,大堂姊日后就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都未必能讨得仁王妃欢心,更何况带着五十担过门,实在太招摇,大堂姊现在人不舒服,她可不能让大堂姊在这种时候被祖母还有大伯母给坑了。
“祖母,大伯母,大堂姊要进的地方可是仁王府,那儿什么东西没有,祖母跟大伯母要是担心,就多给点银票,反正能放进红担的东西,银子也都买得到。”
楔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