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嫂子不快活,但是他总不能为了让嫂子满意就真的娶了她的堂妹,那样就换成他自己不快活了。
说来说去,嫂子担心的就是日后无人侍奉她,因为她膝下没有亲生儿子,担心自己以后老了、不能动了,没人伺候,穆深既然决意为兄嫂养老送终,就绝不会更改,但是这话现在说了也没用,等日后嫂子老了,他养着她就是了,想必那时候嫂子就不会唠唠叨叨再抱怨什么了。
相对于穆深不算少的财产,梁婉的私人财产就很可怜了,不过就是一床被子,两身新衣服,一个装衣服被子的木头箱子,一套银簪子,银耳环,银簪子的首饰算是最贵重的,还有赵氏咬紧了牙才取出来的五两压箱银。
穆深似科对她的嫁妆很满意,一点也不介意她的窘迫与寒酸。
梁敬言好歹也是个举人,为什么却这么清贫呢?
后来梁婉才知道,梁家祖先就是书生,逃荒到了穆家村,被当时的村长好心收留,做了村里的教书先生,梁家没有土地,生活就靠教书的那点微薄薪资,后来梁敬言考上了举人,原本指望着他继续考上进士,结果他先死爹后死娘,六年时间都用来守孝了,好不容易出了孝再想求考时,身体又坏了,拉肚子拉得上不了考场,接二连三就这样磋砣了九年。
最后,梁敬言家里几乎就要断粮,再也无力供养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他也就只好认命,安下心来当教书先生挣钱养家。
所以梁家是真的很穷,不是装穷。
村里大多数的人家和梁家相似,所以尽管穆深四十亩地、几千两银子的身价在达官贵人的眼里不值一提,可是在村人的眼中已经是一笔遥不可及的天大财富了,所以也难怪他们眼红梁婉白捡了个金龟婿。
可是被村里的姑娘们嫉妒万分的梁婉此时却无比郁闷。
她不想胡里胡涂就嫁人,可这是封建社会,她没有一点点人权。
攸关她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她却没有任何发言权,更没有否决权,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开开心心地忙碌,一副迫不及待把她嫁出去的样子。
那个穆深在别人眼里好得不得了,可是她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金龟婿是那么好钓到的吗?
没见真正的小姑娘梁婉已经为此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