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藩院尚书姓萨尔图克,名纳延泰,据说马上就要做大学士了。纳延泰亲自来接待,陪着海棠说话。

海棠问:“刚才在门口看到几个来使,长得瘦瘦小小,冻得瑟瑟发抖,人家国小好歹也是代表着一国颜面,你们给人家安排得暖和些。”

“您不知道,他们是弘明世子爷捎带来的,这是头一年来京城,南洋那地方最冷的时候也暖和,他们没来过北方,不是奴才能不管,安排了衣服,出入也有手炉什么的,车子里也暖和,奈何他们不受冻啊!南洋那地方各处散落一片,一座岛几千口人也敢称王,来到了京城,天朝上国一视同仁,给足了他们体面了。”

“南洋?拿册子来本王看看。”

纳延泰立即吩咐身边的官吏:“把海上房录入的来宾名册拿来给王爷过目。”

理藩院虽然重心是针对蒙藏两地,但是部门众多,根据对应的差事分作蒙古房,管理蒙古西藏事务;海上房,管理南洋东洋来使事务,后来加上了美洲事务;外洋房,管理的是罗斯,欧罗巴等地来使的事务。

比较起来蒙古房的权力最大,因为他们不仅担负着外交,还兼职军事调度。每年一次的木兰行围就是理藩院负责带头调度蒙古军队的。

海棠喝了茶,等着花名册的时候就问:“京城附近的喇嘛寺庙是不是也归你们管?”

“是,眼下京城有四十座寺庙,热河行宫周围有十二座寺庙,都归理藩院管理。”

海棠忍不住皱眉:“这么多?我记得早先没这么多啊!”

海棠这脾气纳延泰是了解的,赶紧说:“您先别急,热河的十二座是后来建造的,京城早先就有,顺治年间都有很多,康熙年间如雨后春笋,最近十几年,几乎都没增加。”

海棠冷哼了一声。

纳延泰又赶紧解释:“王爷,让奴才说不能动他们,外藩喇嘛进京总要有地方住啊,这些地方能妥善安置他们。”

海棠冷哼:“你们总是能找出理由,满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