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决定了。
尽管有这样的决定,但是片刻之间还没法执行,要留足准备时间。弘阳就让人去市面上买书,先买回来一部分销毁了。弘时回家打听到是一位姓苏的先生写的,嘴上夸了几句,心里暗暗地松口气,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因为这人不是他的心腹。不是心腹就不值得自己下场去捞人。
这边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整个盛京接下来在忙两件事。女眷们都忙着收拾东西回京,毕竟秋风起关外的天气转凉,这时候该回京城了。或许祖上是游牧民族,他们对这种大规模的转移一点都不觉得累,更不觉得麻烦。
另外一件事就是男人们比较关心的木兰秋围。
这次还是以大量火器兵为主,听说这次不让骑兵参加,重点是如何运输粮草辎重。
为了有实物,附近几个部落要准备好冬天的草料当做道具,让大军操练后再送回来。
很多官员都说不让骑兵参加算怎么回事,有这种论调的人很多。
大家在班房里也议论这件事,张廷玉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在打坐,遇到了东阁大学士徐本。
九位大学士除了去世的嵇曾筠就剩下他两个是汉人了,所以走得近。看到一群人在争论,个个都是那种“咱们马背上得天下”的论调,徐本就问张廷玉:“您觉得这事儿怎么说啊?”
徐本和张廷玉一样,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徐本的父亲徐潮是康熙年间的礼部尚书,他兄弟子侄也在朝为官。
张廷玉看看眼前这几位同僚,鄂尔泰精力旺盛,正在高谈阔论,而武英殿大学士迈柱垂垂老矣,一副老朽的模样,看上去一口气吸不上来就要走黄泉路。心里叹口气,就说:“能怎么说?唉,咱们侍奉的这位就爱折腾。”
徐本连连点头:“是啊!每次他说出点事儿我这心里就忍不住咯噔一下!世宗宪皇帝和圣祖都没这么能折腾,这位真的是折腾起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时候鄂尔泰说:“……不然咱们一去觐见,一起劝皇上改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