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气平淡地说:“侄儿能写会算,也知道怎么过日子,现在有百十亩地,一处小庄子,除了媳妇三个孩子,还有十来个下人,日子过的平淡。前年皇上驾到,侄儿本来想拜见您和几位伯伯叔叔,实在是这身份尴尬,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算了,这次听说您一个人来了,侄儿本来觉得身份尴尬,来拜见姑妈您不妥当,回头有人再说闲话,这又是一桩是非,可心里百爪挠心,还是想来见见长辈。”
海棠说:“我向来是非缠身,已经不在乎了。来就来了,不必想太多。”她说完看着叫永栩的小孩子,就说:“永栩,都读了什么书?”
小孩子回答:“如今在读《论语》。”
“不错不错,回头姑祖母送你一些书,读书是个好习惯,要活到老学到老。”
说了几句话,海棠让人带着他出去玩儿。等小孩子出去了,海棠问弘旺:“你是怎么想的?是想在这里扎根下去还是回京城?有话你也别藏着噎着,趁着如今我还能动弹,我们这老一辈的人还在,你求点什么我们能做的就做了。到时候我们没了,你就断了回去的路了。”
弘旺自然想回去,他说:“侄儿在这里的日子过得自在,然而为了前途为了孩子,更为了侄儿心里的这份念头,侄儿想回去。毕竟当初世祖带着人出关,作为子孙,侄儿不想留在关外。”
海棠说:“关外马上就要大兴了。”
“就是大兴侄儿到底也就是个富家翁,回去了还有机会让子孙重回宗室。姑妈,侄儿从没非分之想,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无论是我阿玛也罢,四伯也好,他们都已经去了,侄儿只盼着皇上高抬贵手饶了我阿玛这一支的子孙,哪怕是做个闲散宗室,也好过在关外日日心焦。”
海棠叹口气:“你既然这么说,就休书一封。我让人给你送京城去,皇上怎么想,宗人府怎么论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弘旺激动地谢了她,立即在太监端来的纸上写信,言辞哀恳,字里行间都是表忠心,极尽求饶之词。
写完后他带着孩子回家去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等京城的回复。
弘旺开始了日日期盼的日子,海棠却要再次动身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