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弘晖都在想:这是玩真的啊?
海棠想起《盛京赋》,逞其文采,叠砌嘉辞,广引典故。就文学方面而言,也是有些水平的。
然而现在背诵的这篇赋,意义不在于是不是有很高的文学水平,要看它带来政治价值。很明显在没人指点的情况下,弘历用他那聪明的脑袋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件事背后的意思,要展现出的皇家态度,要对天下和历史如何交代。
所有的办法和看法,都在这篇赋里了。
雍正一开始觉得这是孩子胡闹,卖弄文采,可是听着听着就觉得有点意思了。
第624章 伤离别
赋就是再长,也有背完的时候,雍正听了点点头,跟弘历说:“你那几个兄弟还没来,你先去默写下来,等一会儿大家一块儿评一评。”
弘历答应了一声,苏培盛立即准备纸笔放在了平日十三阿哥办公的桌子上,弘历坐下后开始默写。
雍正跟海棠说:“朕刚才觉得准噶尔策零没什么用了,弘历这下提醒朕了,这事儿要大肆宣扬才是,毕竟有粉抹在脸上,这是难得的大胜!”
弘历一边默写一边问:“是不是要派人到太庙去?汗玛法那里是不是也该说一声?”
雍正说:“你玛法跟前让你九叔和十叔去,朕刚才说了让他们去景陵一趟。太庙那边……”
弘历立即说:“不如让十二叔去,他本就在礼部。”
雍正点头:“嗯,既然要宣扬一番,让礼部上个条陈,朕看如何安排。这虽然是一件大事儿,但是实际上也没什么太值得广而告之的,早些年你姑妈去北疆收拢准部牧民,那时候准噶尔汗国已经是名存实亡,这中间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准部权贵在伏尔加河流窜,罗斯都觉得他们没价值不再管他们,要不然也落不到靠劫掠为生的地步。
什么人会去劫掠?不就是土匪一类的。他们劫掠同一脉的部落,实际上还是想取而代之,但是这不是没成事儿吗?这些人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罢了,掀不起浪花了,没必要花公帑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