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嘴角抽动,看着弘晖在这里就没吐槽雍正,就说:“嗯,这是皇上再三调配的颜色,确实是好看。”他真的是因为弘晖在这里才没抱怨出声,毕竟当着儿子的面说父亲的不是容易落下乘。只不过这样忍着实在是太辛苦了。
关键雍正这人毛病多,他是十一见过的最烦人的甲方。他嫌弃十一的审美太俗,对十一的技术把控还是很放心的,因此雍正亲自调颜色,画图案,告诉十一阿哥要烧出什么效果,务必如玉石一般。
十一阿哥给还真给他烧出来了,这一串就是十一阿哥特意多烧的来给海棠把玩,对外的解释是怕烧出瑕疵品,多烧一些以备皇帝挑选,多出的这些请示过雍正给海棠送来了。
海棠果然喜欢这些小物件,一边把玩一边说起了要编纂教材,几个人一直说到了晚上,十一阿哥的意思是弄一本教材来只能让他们知道这活该怎么干,但是不可能立即上手的。
他拿造办处来举例子,造办处不是早年那几十号能工巧匠手搓精品的时候了,尽管现在造办处还有给皇家提供各种手工工艺品的职责,但是造办处已经是有三万学徒的大工坊了。
在这里有了简单的机床,也有各种标准,这里面发明了很多种工具,从一开始都是奔着统一标准去的。
十一阿哥说:“徒弟跟着师父都是先看,把步骤烂熟于心了才会上手。大部分人都是报废了很多材料后才能做出能用的东西来,就是同一台车床,同一批人去学,也不是很快就出师的,再有天分也要靠报废材料才能堆出一个大师来,靠一本书是教不出一个好工匠的。”
海棠知道,但是做了总比没做强。
教材也不是一步就能编撰成功的,不能在家里闭门造车,她打算过了年去各处工坊看一看。
不管怎么说职业教育才是底层人的出路。
弘晖在海棠这里吃了一顿饭后回家去了,回到家,费莫氏跟他商量过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