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阳就对莹莹说:“妹妹,跟哥哥出去走走消食。”
莹莹想听,但是哥哥叫了,就跟父母堂舅说一声出去了。
莹莹出门就埋怨:“怎么不让我听几句。”
弘阳说:“这不是你该听的。”
两个人在外面溜达了好一会,才看到父母送堂舅出去,兄妹两个一起跟着把人送走。莹莹很好奇,但是父母都不说谈话内容,她想着日后慢慢磨总能知道,可是没多久就把这事儿忘了,因为弘时要娶亲,她跑到四舅舅家围观娶新娘子啦。
弘时的人缘不错,很多宗室内的少年弟子来赴宴,加上如今四阿哥威严日隆,有心人也想巴结,因此送礼的人多。
四阿哥和以前一样,亲戚的礼可以收,故交的礼可以收,门人的礼可以收,门下佐领人口的礼可以收,镶白旗内人家送礼来也可以收。
镶白旗一些日子过得不宽裕的人家也不凑这个热闹,只在弘晖大婚的时候送礼,其他几位阿哥的婚礼都没来参与。这些都是底层的旗人,四阿哥也不说什么,更不放在心上。
恰巧今年庆贺康熙登基六十年,在京城的官员有很多,年羹尧还是没送礼。
四阿哥这时候压根来不及在小本本上记他一笔,因为这时候弘晖的妻子要分娩了。
弘时大婚第二天费莫氏就肚子疼,弘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四阿哥心里也七上八下,他盼着这是个孙子。
若是孙子这是嫡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他还不知道康熙已经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遗诏上,四阿哥的想法是:一个嫡孙能让老爷子开怀,也能传他们这一支的家业。
康熙和乌雅氏也很关注这件事,特意让内务的嬷嬷们做备用嬷嬷去等候,以防万一。
好在这孩子太太平平生下了,果然是个男孩,四阿哥和弘晖都真欢喜,四阿哥嘱咐弘晖说:“你和你额娘照顾好他们母子,我进宫给你玛法报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