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说:“你看着显出老相了,这阵子做什么把你累成这样?”

康熙比曹寅大四岁,曹寅只能说:“心里惦记妻小,不怕您笑话,奴才一辈子就活了这一家人,离得远了实在是惦记。”

康熙叹口气,曹寅一辈子就活了一家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一辈子把家庭经营得和乐就够了,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康熙想想自己,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活了江山基业,这也算是对得起祖宗和子孙了。

曹寅还在说:“奴才倒也罢了,主子爷看着还很健壮,跟十年前一样。”

康熙笑着摆手:“不行了,比不了当年了。”他听着觉得挺顺耳的,觉得自己还年轻。

曹寅笑着奉承了几句,心里的心酸更浓,帝王迟暮,让他生出对未来的彷徨。

康熙和曹寅之间有一些感情,没先说公事,先聊了一些私事,康熙问起曹寅女儿备嫁的事儿,说道:“咱们年纪差不多,朕儿女大部分都成家了,孙儿都好大了,你的长女才成家,唉,朕以前时常为你想着,无儿无女该怎么办?现在有今日,朕也能放心。”

康熙这话也不全然是假话,曹寅是真的很感动,忍不住抹眼泪:“奴才当年也以为没子女缘分,唉,不说了,奴才谢主子爷惦记。奴才这几代人也攒了些家底,分出一些给孩子带走,奴才家里第一次出贵人,她只要能过得好就够了,也不求别的。”

“你这才是人之常情,贪图金银这些物件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李煦噶礼二人的操守朕是知道的,不过分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可他们现在越来越变本加厉!噶礼在江南都做了什么?”

曹寅心想:噶礼,这不是我背后说你坏话,只不过是把你做过的事儿说一遍罢了!

此时身为两江总督的噶礼也进京了,外官进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送礼给京中的大小山头。

噶礼自然也不例外,带着大量财物进京,先去拜见各路王府和贝勒贝子府。

这些王府有的见有的不见,但是前两天几乎都是在送拜帖。噶礼本就是京城的人,也在京城有房子,下面的官员有不少来请安的,噶礼挑挑拣拣,有的见,有的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