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多地方和你四哥很像,比如脑子轴、清高、固执,你好就好在没他那么死板,他做事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给个转圜的余地,也就是有个好出身,他如果就是个普通人,哪怕是一身才华来做官,这官做不了三个月就要回家吃自己!在回家吃自己前少不得被人堵在巷子里套麻袋给打一顿!

过日子就该软乎一些,要是你没理,你不妨跟扎拉丰阿说几句软话,不能倚仗着身份就在家里称王称霸的。他没理被你拿住了把柄,你再声高也不迟。特别是有了孩子,更不能恣意妄为,要以身作则。家里的事儿别吵吵嚷嚷,临大事儿了慢慢地说,别在孩子跟前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家和万事兴啊!”

“记住了额娘!”海棠甚至还有心情和德妃开玩笑:“额娘最近读书有成啊,连颐指气使都知道了。”

德妃也撑住笑了:“去去去,还不许你额娘多认几个字了!”

海棠被她推了一下,母女两个对着哈哈哈哈笑起来。

忙碌中时间到了初四,宗室中能来的都来了,内务府和宗人府的人也到齐了。

初六那日成亲,但是很多事儿在初五要完成,比如说搭喜棚、垒火灶、排桌椅板凳等。宗人府需要各个王府再确认一下迎亲的人数。因为这次迎的是男方,所以这次出面的也是各个王府的世子或者是小阿哥,迎亲的女人都是上了年纪的,那些跟着一起迎亲的诰命夫人也都是一群头发白了的老夫人。

康熙的书房挤得满满的都是人,各支各府确认了人数,内务府再次读一遍流程,强调明日所有迎亲的人一起走一遍迎亲路,对路上各处要熟悉,特别是带路的,别走岔了。在一群老王爷们的“看不起谁呢!”“这怎么能走错”的嚷嚷声中,把宗室该做的一项项布置下去了。

康熙随后召见侍卫大臣和銮仪卫,明日的仪仗和各处安排要警醒,嘱咐了一通之后,康熙又召见了理藩院的大臣,他大办婚礼的目的就是扬威,蒙古王公和各处属国使者这些观众一定要在场。

康熙还有些不放心,亲自坐车去了一趟朗惠园,看看新房的布置和明日宴客的场地,宴客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九经三事殿,这里是宴请蒙古王公和外藩来使的地方,作陪的都是宗室诸王,殿外还有很多是给官员安排的,这里宴请的是男宾。

郎惠园是宴请女宾的地方,同时也是举办仪式的地方。里面的空房子都摆满了桌椅,这里宴请的是蒙古贵妇和来使家眷,在外面一些宽敞的路段上也摆了桌子,这是给外命妇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