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更是把刺杀的始末,朱尔哈岱的所作所为,以及如今被牵连人员的出身都上报给了康熙。康熙拿着曹寅的信和朱尔哈岱的信比较,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里面有不少江南名流被牵扯进去,看得康熙冷笑连连,甚至有些人的家奴被朱尔哈岱在当天夜里追上活捉,这些家奴攀咬出主人,说是受了主人指使。

这些主人一口咬定不是为了反清复明,是因为郡王测量土地损了自家的利益吓唬她一下,绝无反抗朝廷的打算。

这类供词朱尔哈岱不信,康熙更不信!因为反清复明一旦查明,全家斩首,严重的会诛灭三族。如果只是私人恩怨刺杀王侯,那么家中的妇孺还有一线生机,极有可能被发往宁古塔,为了这一线生机,这些人有些也不会承认是要反清复明。

他把供词和曹寅朱尔哈岱的信扔在一边,最后才看了海棠和十一报平安的信,十一的信很薄,说自己和姐姐没事儿,如今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请皇父不要担心,也请皇父回去安慰开解祖母。

康熙看完放到一边,最后看海棠的信,海棠的信很厚,信里开头就说自己没事儿,把自己的一番算计写在了信里。

康熙对海棠的算计有七分赞赏三分埋怨,埋怨她就不该用自己当鱼饵,就是需要鱼饵,让身边的侍女替自己去就行了!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海棠能根据一件小事推理出背后潜藏的大事,顺便掌握节奏,算无遗策,康熙是很开心的。

接着是海棠对这件事的看法,那就是“首恶伏诛,从者不论”。

她反对把事情闹大,江南富庶,一旦闹大会影响到最近几年的稳定和税收,更影响她用毛呢捆绑草原的计划。

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康熙哼了一声:“妇人之仁!”

在他的印象里,海棠的对内一贯是心软,但是在康熙看来,内部的反贼就该重拳出击。他对身边的太子说:“你妹妹就是心太软!这事儿由不得她,让她接着在江南办差吧,这事儿让朱尔哈岱主持,务必掘地三尺把那些心存反意的人给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