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摆摆手:“那不算,朕亲眼看着呢,都是一群小孩子玩闹,里面也有不少的女孩子,这些人刨除了。”在康熙看来,这是一群出身差不多的小孩在玩耍,里面的小孩子根本没那么多想法。
早先可能有些孩子的父母有想头,但是海棠现在是青海之主,这些接掌家业的孩子是不可能送去青海的。而且两家结合,到底是谁兼并了谁?这些人都不是傻子,就是有些孩子懵懵懂懂,蒙古的权贵们也会让孩子打消念头。
德妃回忆了一下:“至于伴读,和老四老六说话的时候也提过,每次提起她都是一副嫌弃的模样,也没听说夸过谁。”
康熙低头想了想,海棠和老五一个屋子里读书,和别的屋子没什么交往,她那群不尊贵没出息的哥哥们都是自动去找她,找她的时候也没带过伴读。
至于老五的伴读,海棠从开始都很嫌弃,觉得和老五一样不求上进,这些伴读和老五一样,读书读怕了,有机会就躲着她!
所以和这些人也没什么来往,更没什么好印象。
德妃看着康熙一脸思考的样子,心里盘算着用词,小心的说:“至于其他群的,就没听她说过。孩子还小呢,这事儿还不懂,再说了,她刚回来没多久,有些话也没和臣妾说。”
她再看看康熙的脸色,斟酌着说:“臣妾不会养孩子,别说海棠了,老四现在有婚约了还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臣妾瞧着,他惦记他养的那条狗比惦记媳妇侍妾多。老六更是孩子模样,天天没心没肺的,男女之情更是没开窍,臣妾为这哥俩都发愁呢,到了海棠这儿,也是这个样子,依着臣妾说,过个五年八年她才能开窍。”康熙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打发德妃回去。
德妃稀里糊涂的去,稀里糊涂的回来,心里不停的揣摩:皇上这是几个意思?哪个贱人在皇上跟前造我闺女的谣了?
她先是把佟妃想了一遍,她和佟家有仇,要是佟皇后,她不会这样想,佟皇后那人有股子傲气,一些事儿是不屑去做的。但是佟妃比起她姐姐来就差的远了。
佟妃是一号嫌疑犯。
德妃又排除了惠妃和荣妃,这两人好久没见皇上了,没机会造谣。宜妃?宜妃这么做为什么啊?老五和海棠的关系好,宜妃是脑子简单,人傻了一点,不代表她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