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散落到草原上真的跟把胡椒面洒进汤里一样,海棠觉得人太少了。

然而这五万多人无论男女都是青壮年,牧民和驻军能立即转换成将近四万人的大军,海棠想到这里,也只能安慰自己这些人虽然数量少但是质量高。

接下来的几年,康熙会把一些失去了土地的流民和一些底层八旗旗民往青海迁徙,所以现在找出适合耕种的地方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户部和工部的官员骑着马向南寻找,还真的找到一些不错的地方用来耕种。而且工部的人也规划了建城的地方,一般来说,凡是有人定居的地方就城市,要是有流民来开垦土地,建城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所以他们规划好了一切,就等着拨款了。

户部表示没钱!户部现在无论干什么,条件反射第一句都是“没钱”!户部官员表示现在没必要建城,要是真的有需要,可以先弄个城镇或者是县城,真的没必要建造大城。

一说没钱,海棠表示自己有钱,青海可以靠卖盐建城。而且海棠也承认户部的官员说的都是对的,现在的青海才几万人,耕种的百姓几乎没有,十年内哪怕是人数激增,耕地的百姓顶到天也是个县城的规模,所以建造城池这样的大事儿还是要等几年才能动工。

在找好可以开垦的荒地后,海棠也该动身去参加多伦会盟了。

她这次出现在小伙伴们面前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羊咩咩都没有的光头贝勒了,所以海棠颇有些暴发户的心态,准备在小伙伴们跟前展示一下自己也是有土地和牛羊的人了,于是海棠特意赶了一群羊去多伦,准备请各地的小伙伴们吃光这些羊。

等到海棠带着人马和羊群到了多伦的时候,这里已经来了很多蒙古贵族,以康熙的帐殿为核心,蒙古各部以众星拱月的姿态在附近扎帐篷,其中有片地方是专门给海棠留的。

康熙来这里,就是为了处理喀尔喀内部的矛盾,并对喀尔喀进行整编,分封喀尔喀贵族,以其他蒙古旗为例子进行编族,实行盟旗制度,实现朝廷对喀尔喀部的统治。

康熙宴请各盟旗的权贵饮宴,海棠就在自己的帐篷里请小伙伴们饮吃肉,不像是康熙跟前大家按照等级实力分成三六九等,海棠对小伙伴一视同仁,她在草原上向来以公正闻名,一直以来小伙伴之间有了矛盾都是找她评理。

康熙带着大阿哥,太子,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出行。大阿哥和太子三阿哥在康熙跟前侍奉,四、五、六几个哥哥就被海棠拉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