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没有明确表示过从逆,只是在大多数人选择从逆的时候犹豫且无所适从了一下,又距离那些人比较近,当时便被算到从逆队伍中去了,后来皇帝清算时候这位还傻在原地,连辩解也不知道地讷讷着,直到皇帝息怒之后想起来这位儿子的秉性,派人问了一声,才知道是冤枉了,那时候再救治,显然有点儿晚了,所以,他的去世也未必全是因为受到惊吓的缘故。
只这一点,水欣想得明白,却不能说了。没有把儿子的死归罪到老子的头上的,尤其这老子还不是一般的老子。
作者有话要说:至此,红楼的背景差不多完成了!
58时光如刀
已经退位的上皇以他最后一个年号被称为成康帝,安民乐政曰成,渊源流通曰康,成康之意倒是极好的。
只不过这与瑞成帝重了一字“成”,瑞成帝的瑞成来自于王爷时候的封号,在登基之后他便直接用了封号为年号,也是有着惦念父恩的意思。上皇被称为成康帝则是之后的事情,这么一来,瑞成帝就被坑了。
为尊者讳是礼,还有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都是礼的体现,成康帝不仅是尊者,且还是瑞成帝的亲者,更甚至以他认为于民有功的业绩来说也可以称其为贤者,于是,避讳还是不避讳呢?
避讳的话皇帝才确定年号就更改,坑人民呐吧!朝令夕改,皇帝威仪何在?不避讳的话,一个皇帝都不讲“礼”,都不尊重自己亲爹上皇,那还让别人怎么尊敬皇帝?
这样头疼的问题并没有困扰瑞成帝很久,他毕恭毕敬地拿问题去请教老子,成康帝这人其实很讲道理的,知道这算是自己考虑不周,但也没有承认自己错误,随手就在纸上写了一个“诚”字,然后把纸扔给了瑞成帝,由他自己思考去了。
第二天,瑞成帝便改了年号为瑞诚,同样的读音却是不一样的字,“瑞诚帝”还是“瑞诚帝”,叫起来是没差的。
水欣为此询问上皇:“父皇的意思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