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她优美的英语腔调里的学生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竟已经下课了。坐满人的教室不一会安静下来,只剩下几个坐在前面整理笔记地学生。
安如所教授的英美文学,学校对教授授课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她选了莎翁的经典著作作为她讲课的重心,之所以以莎翁的著作作为自己讲课的重心,一来是其确实经典,很具有代表性,二来也是自己比较熟悉。
这一世童年的那段时光里,作为一个有着成人思想的小孩她自然做不到和同龄的小孩玩到一起去,那时候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去书店淘书,也是在那个时候她将莎翁的大部分作品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这是个大工程,她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做到。
不过得多亏了那时候自己一根筋死磕到底的精神,不然她现在就该发愁了,三闾大学作为一个新办大学,图书馆里的书真是少的可怜,她想找的书一本没有,无奈之下只好凭借记忆将昔日牢记的东西一一默写下来。
她若是没点水平,还真震不住这群二十来岁,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年轻学生。
这是她最后一节课了,安如将自己教案书本整理好要走,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起身将她拦了下来。
那是他们班最积极的一个学生,所以她记得他名字,叫宋思铭。他戴着副眼睛,长得高高瘦瘦的,很有种书声意气。
他道:“许老师,我对哈姆雷特此书早已仰慕多时,只是不曾有机会看到这本书,我能借你的手记将其誊抄一遍吗”宋思铭声音干脆有力,和他瘦弱的身体不太相符。
学生有上进之心,安如自然没有不肯,她笑,“你有这份心思,我自然没有不借的道理。”
说着她将厚厚的一份手记抽了出来,递给宋思铭,又继续道:“你先抄着,不必心急,你抄完了在给我也不迟,我一时间还用不上。”
宋思铭之所以要誊书,是因为这边教学设施跟不上。学校是不给学生发教材的,所以平常听课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着,稍微认真努力的学生还知道要做笔记,若是不上进的怕真只能听天书了。学校允许老师自主选择授课内容也不是出于民主,只不过是为了缓解没有教材的尴尬罢了,这样就有了不用统一订购教材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