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页

另一个人是辽东总兵李成梁。

胡宗宪在奏疏中表示,既然土蛮主动示好,朝廷不如派人与之谈判,若能让他臣服大明,从此不再举兵,再好不过,若谈不成,朝廷也没有损失。

李成梁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按照他在辽东多年和这帮蒙古人打交道的经验,其中多半有诈。

土蛮嚣张得很,认为自己的察哈尔部才是北元正统,去年刚修了一部法典,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草原上的皇帝。前些年,不断多次侵扰蓟镇,后来董狐狸等人被捕,朵颜卫被吞并,他找不到机会,又转战辽东。

就在今年上半年,他就三番两次滋扰大明边境,掳走了不少百姓。

现在又来请求通贡互市,必定没安好心。

朱翊钧觉得他俩说得都没什么问题,一时间难以抉择。

第281章 张居正也没有轻易……

张居正也没有轻易表态,让其他几人先发表意见。

王崇古主张和谈,原因很现实,两百年来大明都没能彻底剿灭北元残部,现在就更没有这种可能了。不如就像对俺答和吉能那样,早日让其他部落归顺大明,结束连年战乱,还边境百姓安宁。

经过嘉靖、隆庆两朝的混乱,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革除积弊,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这段话,虽然王崇古没敢直说,但也顺利将意思传达给了朱翊钧。

听完王崇古的陈述,其他几人也深表赞同。尤其“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经济”这一条,深得张居正的心意。

坐在御案之后的朱翊钧却不动声色:“李成梁所说,也不无道理,万一土蛮并非真心与大明议和,而是借机挑衅又当如何?”

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蒙古人、女真人不学儒家文化,没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事实上,他们经常在谈判的时候,斩杀大明官员。

王崇古说道:“既然是土蛮向大明求和,那在这场和谈中,便应是咱们主导。时间、地点、和谈使、具体条款都应由咱们来订。”

朱翊钧留下张居正和王崇古:“李成梁,和他手下一众将领,地方官员,都反对与土蛮通贡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