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页

朱翊钧翻看账目,先把光禄寺光禄寺训了一顿,一年三十万两膳食开支,都进了谁的肚子?

光禄寺一笔一笔给他算账,宫中光是两位先帝留下的太妃,就有一二百人,再加上各宫太监、宫女,保守估计至少两万人,还要给内阁、翰林院等衙门的大臣管饭,三十万两都捉襟见肘。

换了以前,皇帝久居深宫,不清楚粮食价格,只能任凭他们忽悠。

但朱翊钧在外漂泊两年,每个地方粮食、蔬菜、肉类什么价他都清清楚楚,想忽悠他可没这么容易,当场就指出光禄寺的账本上,好几处疑点,并要求户部详查。

于是,光禄寺卿也被罚了奉。

工部明年的预算也超支了,原因是皇太后信奉佛法,想要在慈宁宫后面修一座佛堂,皇家佛堂自然要按照皇家规制修建,不能太小气。

皇太后不止要在宫里修佛堂,还要修缮和扩建京师周围几座寺庙,掐指一算,又是一笔可观的银子。

这涉及到皇帝亲娘的诉求,皇上是个大孝子,无论如何,不会拂了太后的意思。

然而,朱翊钧只回复了两个字:“不修。”

前些日子,潘季驯要上下游全面治理两河,这些大臣吵得不可开交。

现在太后要修佛堂,他们倒是积极。

管他什么佛祖道祖,想从朱翊钧兜里掏银子,门儿都没有,朱翊钧还想管他们借点儿。

其实,近两年来全国各地风调雨顺,加上推行一条鞭法,国库收益比起世宗、英宗时期翻了好几倍,出去各衙门花销,还有相当一部分余存。但朱翊钧对这个数据并不满意,因为军费开支也在与日俱增。

北边、南边,东部、西部……战事不断,每年都在镇压叛乱,抵御外族侵扰,调兵遣将、运送粮草,只要打仗,就得不停烧钱。

除了连年战事之外,军费开支的大头是募兵。

大明一直以来都是卫所制,有专门的军户和军屯。

可随着时间推移,军屯渐渐发展成兼并土地的大地主,军户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屡战屡败,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