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是说无欲,乃是欲“不欲”的意思,“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不是说无欲,而是欲“不逾矩”。
何心隐的观点是,人应该对自己的裕王有所节制,才能不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朱翊钧低声问张若兰:“妹妹以为如何?”
张若兰点点头:“有些道理。”
“什么道理?”
“人活于世,处皆是世俗之欲。就算是孔孟这样的圣人,也只说寡欲,而并非吴语。”
“濂溪(周敦颐号)先生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希望自己拥有莲花一样的品行,做花中君子。”
张若兰转头看向朱翊钧:“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欲望?”
朱翊钧笑着点头:“妹妹说得是。”
接下来,何心隐又谈到教育。他认为私塾、私管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应该叫建立公学,统一学习,统一食宿,才能打破打破宗族、种姓、财富的差距。
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局限于君臣、父子、师徒,应该以“会”统天下,天下士农工商都可以做朋友,大家只有职业的区别,没有身份的区别。
接下来他又讲到了平等,体道行仁的平等,人际关系的平等,教育平等,职业平定。
讲到这里,下面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朱翊钧在周遭看了一眼,书生打扮的人频频点头,一脸受益匪浅,那些农夫、石匠、铁匠,要么跟着点头,要么一脸迷茫,要么激动得热泪盈眶。
朱翊钧又问张若兰:“妹妹觉得他们能听懂吗?”
张若兰道:“有的能吧。”
“哪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