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问戚继光:“戚将军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董狐狸三人?”
戚继光一时间也没有头绪:“人咱们已经抓了,至于如何处理,不如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董狐狸、长秃、长昂三人很快就被押送回蓟镇,谭纶正在总兵府等候,看到朱翊钧并不意外,毕竟早已经和好兄弟戚继光通过气。
董狐狸叔侄三人打仗虽然骁勇,骨头却并不硬,稍加审问,就把他们的盟友卖了。并且表示,愿意纳马钻刀立誓:只要戚继光赦免并放了他们,回去之后,他们立刻放归劫掠的边民,今后永不进犯。
钻刀立誓就是从架起的刀门下钻过,象征着若违背誓言,必将死于刀刃之下。
戚继光和谭纶商议之后,认为可行。毕竟朵颜卫在三卫中实力最强,也最爱挑事,如若他们臣服,对察哈尔部和内喀尔喀部也必将有所威慑,不敢来犯。
但朱翊钧在这儿,他二人做不了主,还得请示皇上。
朱翊钧坐那儿饮茶,听完之后却“呸”了一声:“现在他们的命攥在咱们手里,他有资格讲条件?”
戚继光和谭纶捉摸不透他的意思:“陛下的意思是?”
朱翊钧手起刀落:“杀了!”
“……”
戚继光和谭纶大惊,互相对望一眼,皇上在说什么胡话?
按照以往的经验,奏疏呈上朝廷,朝中一定会有人提议,把这三人押回京城,凌迟处死,枭首示众。
董狐狸他们有大明的世袭封号在身,那便是
大明的臣子,三天两头进犯边境,这也的确称得上谋逆大罪,按照《大明律》,凌迟处死合情合理。
可杀了他们三人,然后呢,朵颜卫还是会有新的首领,又或者被其他部落兼并,以后,还是会打着为他们三人复仇的旗号,进犯大明。
杀了他们三人,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戚继光和朱翊钧相处这么长时间,很清楚他是个有见地有想法的小皇帝,善于思考,洞悉事情的本质。绝不可能图一时痛快,杀了这三个人。
但谭纶不了解这些,他上前一步,劝道:“陛下,杀了董狐狸三人,绝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