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知道,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几十年后,建奴正是攻破山海关,入主中原。
戚继光却道:“陛下不必担心,此道有三处狭窄之地,分别是永宁卫、宁远卫,和我们所在的山海卫。宁远、永宁由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将军派兵驻守,山海卫则有戚家军守卫。”
朱翊钧对他是放心的,至于李成梁,他远在辽东,天天和女真人打交道,朱翊钧要见他一面都得好几年,实在也不清楚他在干什么。
朱翊钧在蓟镇呆了两个月,蒙古那边都没有行动。他呆不住,准备出山海关,去辽东看看。
戚继光察觉到了他的心思,话里话外都在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蛮夷之地不读书也不讲孔孟之道,要是遇上蒙古人、女真人,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弦外之音就是,英宗知道吧,那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朱翊钧觉得自己没有英宗那么蠢,大张旗鼓御驾亲征,就差在脸上写上“大明皇帝”四个大字,让蒙古人来抓他。
但是,戚继光身为臣子,又是蓟州总兵官,担心他这个天子的安危是本分,朱翊钧也不想为难他。
若是不让他去辽东,那就换个方向,往西边走,到宣府、大同去看看。
然而,最终他哪里也没去成,因为,几天之后,蒙古那边就有了新的情况。
就如同戚继光预料的那样,派出的奸细下落不明之后,董狐狸和小王子不敢轻易行动,沉寂了两个月之后,这两个战争爱好者又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思。
他们派来一名使者,董狐狸以指挥佥事的身份写了封奏疏。奏疏送到戚继光手中,他看过之后按照流程应该送往京城。不过,朱翊钧就在他的总兵府,直接呈给皇上便是。
朱翊钧展开一看,好家伙,他竟敢狮子大开口,管大明要五百人的贡赏。
朱翊钧都被他气笑了:“把我当冤大头?”
戚继光说道:“他就是挑事,要么咱们花钱让他消停,不给钱他就带兵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