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页

陈有年实在觉得这个随口就要修改祖制的小皇帝实在荒唐:“微臣劝阻不了陛下,是微臣之过,只能请辞。”朱翊钧问他:“你为何做官?”

陈有年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济世安邦,造福于民。”

“不对,不对,”朱翊钧说,“依朕看,你是为了在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上给皇上添堵。”

“若是皇上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合你的心意,你就要撂挑子走人。”

“济世安邦,造福于民……你心里哪来的邦,哪来的民?你心里只装得下你自己那点好名声。”

“你的父亲陈克宅在贵州平定叛乱,那才叫济世安邦,造福于民。”

“你呢,你在一个公爵死后追封的问题上,与皇上赌气,动不动就谎称病了,要回家休息。”

“真到了国家和百姓危难之际,也指望不上你。”

“你比起你的父亲,那可差远了。”

“朕听说,你的先祖是宋朝名臣陈康伯。以后也别跟人提这事儿,陈康伯也觉得丢人。”

朱翊钧一顿输出,丝毫不给陈有年辩驳的机会,最后把他的那封请辞的奏疏丢到他的跟前:“回去好好想想,你若坚持有病,非得回家休息,朕也不拦你。往后,你若改变主意,可就回不来了。”

“若是想通了,还有匡扶社稷,经世安民的抱负,朕饶了你这次,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回到吏部,照常办差。”

“别动不动就说请辞,朕不喜欢被人威胁。”

下来之后,朱翊钧就告诉张居正:“先生,我觉得考成法还应该加上一条。请辞的官员,若要再为官,须得重新参加科举考试。”

第195章 张居正一愣,这就……

张居正一愣,这就玩得有点大了,历朝历代也没有这样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