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这个僰人据说从商朝开始,跟随武王伐纣开始兴盛,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在川南一带建立僰国,置都九丝山。

大明建立以来,僰人不满朝廷辖制,据不纳税,朝廷先后对其进行11次征剿,但因为九丝山地处天险,易守难攻,朝廷折损大量兵士,也未能拿下。

因为地势险要,朝中许多大臣仍建议以招抚为主。但朱翊钧冷笑一声:“两百年了,招抚要是有用的话,还能征剿11次都未能成功?”

“这个什么阿家三兄妹,就是仗着地势险要,朝廷拿他们没办法,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造反。”

“什么阿大王,阿二王,阿幺妹,听这名号跟戏台子上唱戏似的。这兄妹三人应该也没正经学过兵法谋略,强攻不下,就智取。”

“当初怎么平定韦银豹的叛乱,现在就去怎么平定这个僰侯国。”

“再不行,就让殷正茂去。”

殷正茂虽是文官,打仗确实很猛,身为两广总督,平定古田叛乱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往肇庆,抵御流寇的同时,还平定了周围异族叛乱。

朱翊钧和张居正主张团练乡兵,抵御外敌,两广地区正是由殷正茂负责。

他的思路太清晰了,决策也没有问题,张居正只是对最后这个人选有一点异议:“石汀(殷正茂号)不能去,他要坐镇两广地区,不可轻易调离。”

两广地区叛乱频发,这么多任总督,只有殷正茂能镇得住,两广地区一日不安定下来,他就不能走。

朱翊钧问道:“那让谁去?”

张居正很快给出了人选:“刘显。”

刘显,狼山总兵,曾经与戚继光、俞大猷一同在江南抗倭,也是一员猛将。

“好!”朱翊钧笑道,“就派刘显去。”

朱翊钧虽未亲政,但张居正事事都与他商议,也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说得好,从不吝惜溢美之词,若是想得不够周全,也会耐心的引导他。总之,在政事上给足了他参与感。

师徒二人的想法总能不谋而合,且愈发默契,重大事件,他俩商议之后就能做决定,事后再行向皇太后禀报。

皇太后也发现,朱翊钧已经十四岁,读书之余,于国事上也能处理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