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张居正的顾虑并没有那么轻易打消,“团练乡兵并非一朝一夕能成,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
朱翊钧又道:“没关系,我这儿还有一个人。”
众人又惊讶的看着他,他一个养在深宫的小皇帝,哪里来这么多人才储备。
与胡宗宪颇有渊源,又是皇上身边相熟的人,这个人选并不难猜。
朱翊钧说道:“徐先生曾经是胡宗宪的幕僚,胡宗宪对他的评价是知兵,好奇计。”
“这些年来,他教了我许多兵书,其中就有戚将军的《纪效新书》,对于练兵,他也很有心得,先生若是不相信,可以问问戚将军。”
他说的话,张居正自然是信的。虽然他还没有亲政,但张居正早已不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任何事情都与他商量着办。
他和世宗、穆宗的风格都不同,世宗事事都要自己说了算,穆宗是什么都不关心,大臣怎么说就怎么办。朱翊钧则是既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还会跟他这个元辅商量,总的来说,是个很让人省心的小皇上。
朱翊钧催促道:“先生以为如何?”
他这急性子是改不了了,张居正暗自无奈,又回道:“容臣回去之后,与吏部、户部和兵部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好!你们快些商议吧。”朱翊钧说道,“那就有劳元辅先生啦!”
早朝的时候,朱翊钧发现,一件事情,无论计划有多完美,一旦拿到这样的场合让群臣讨论,就总有反对的声音。
他和张居正商量了好久团练乡兵也一样,各个环节都有人觉得不妥。
这个问,经费哪里来?地方官府不愿意出,若是国库出,那么军费开资又要增加,总不能让老百姓自带粮饷参加团练吧。
那个说,乡兵从每户的人丁挑选,这不就是进一步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若是遇到农忙的时候,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