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架,吵到了朝堂上,明明是韩楫与王锡爵的矛盾,他却把整个翰林院都牵连进来,这自然引起了其他翰林的不满。
能留在翰林院,哪怕只是个小小的编修,那也至少是二甲前二十的进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来的精英,不是一个科道官惹得起的。
再说了,每日为皇上进讲的经筵讲官,无一例外全都出自翰林院,皇上站在哪一边,不言而喻。
等他们抄完了,朱翊钧才不紧不慢的开了口,他问韩楫:“你的意思是,让朕也到午门外去读书?”
韩楫被他吓得腿一软,跪在地上直磕头:“臣不敢,臣不敢。”
“行了,文渊阁这么大还装不下个史馆吗?要实在装不下,就搬文华殿来。”
文华殿是皇上读书的地方,虽然地方不比文渊阁小,但谁敢往那儿搬?
高拱还想明升暗调,利用自己掌管吏部之变,把王锡爵弄去南京翰林院。朱翊钧察觉到他的意图,又让冯保去传旨,要让王锡爵负责纂修《穆宗实录》。
可他毕竟没有亲政,实际是做不了主的,凡是还得看内阁意见。
而这一次,就连张居正也表示,王锡爵虽有才学,刚烈正直,不阿权贵,但还需要锻炼,让他去南京翰林院也未尝不可。
从这句话里,朱翊钧察觉了张居正的态度——他也不喜欢王锡爵这个人。
张居正曾经很看重王锡爵,高拱排挤他,打压他,是张居正就当上首辅之后,将他调回京城。
然而,王锡爵却在夺情事件中对他苦苦相逼。
反正已经彻底解决了张四维这个后患,那不妨把这些改革路上的绊脚石,全都解决掉。
张阁老本就是个狠人,比高拱更狠,跟他不是一条心的人,绝不会给他们将来背叛自己的机会。
朱翊钧与冯保讨论之后,也觉得太过刚直的人确实不太适合做京官,比如海瑞,比如王锡爵,但他们这样刚直的性格,去做地方官却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