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王直这个走私犯都知道,从欧洲人那里购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自己的私人武装。
严嵩、严世蕃、赵文华……哪个不是从小饱读诗书,仁义礼智信张口就来,却丝毫不耽误他们祸国殃民。
朱翊钧曾经向冯保谈起过自己的疑惑,冯保告诉他:“这些问题,随着殿下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会有答案。”
“不过在那之前,殿下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了你的想法。”
朱翊钧不懂:“为什么呢?”
冯保笑道:“因为围你身边的人都读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孔子。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讲自己老师的坏话。”
朱翊钧想了想,却说:“那有没有可能,其实他们心里和我一样,对有些观点也不喜欢,只是他们不说出来。”
“当然有这种可能,所以我建议殿下也别说出来。”
朱翊钧又不参加科举考试,随便学一学,看看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了。
不过小家伙记性好,张先生讲一遍,他自己看一遍,很快就能记下来。
上午读书,下午他就去找陆绎练武,有时候陆绎不在宫中,他也会找刘守有,如果两个人都不在,他就自己练,比读书刻苦多了。
长大一岁,朱翊钧也没有以往那么贪玩,他更喜欢看书了,什么书都看。
这天正好是朱翊钧每月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他来到正殿,就坐在嘉靖旁边,捧了本书读。
不一会儿,太监端了水果点心上来,平时一听见好吃的就迫不及待的小家伙,今日去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嘉靖放了奏章,好奇他在看什么,凑过去一瞧,他手里那本书叫《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
这个名字,近些年来嘉靖时常在奏章中看到,胡宗宪、谭纶都提到过他,当年只是个小小的参将,如今由他亲自提拔为福建总兵。
这小家伙,还真的拿了本兵书煞有介事的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