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礼、郊祀大礼、恭谢礼、亲耕回鸾等重要典礼上,簪花是礼节,从皇帝到大臣和左右随从,都簪花。就连寇准年轻时被宋真宗赏识,都被赐了一朵奇花,夸他年少适合簪花吃酒。
《舆服制》规定,朝廷簪花的最高级别是大罗花,分别为红色、黄色、银红色。他当时看书看到这里,就情不自禁的翻了个白眼。
林玄礼有点犹豫,那边丧礼刚低调的办完:“戴着花冠招摇过市,是不是太浮夸了?过几日御宴再带。就带这朵新鲜牡丹就好了。”
进宫谢恩,就换了新的大红锦袍,腰横金革带,一圈十几枚錾刻的金饰片不仅美丽,还很耀眼。黑色的展脚幞头上插一支姚黄牡丹,娇嫩嫩的大黄色,太大了没法像玉兰、梅花那样斜插鬓边,簪在帽子上。
官家花园里欣赏音乐,这是太医的建议,用景色声乐娱乐耳目,调节心情。
并请皇后一起前来欣赏。
刘清菁忧心忡忡的过来欣赏了一下,看他没有快速脱离丧子之痛,也没甩开自己开始欣赏年轻美人,也就回去继续哀悼儿子。
教坊司准备了新的大型乐曲,其隆重程度差一点就把编钟抬上来,鼓乐齐鸣,堪称洪钟大吕,庄严郑重喜悦,远远的就能听见数十人合奏的宏大乐章。
“官家,十一郎来谢恩了。”
正式入宫谢恩得从天街进皇宫正门,不能从飞桥复道溜过来。
远远的一看,陪在皇帝身边的不只有史官,还有每日侍奉左右的文散官六人,礼部官员、教坊司主管,再加上内侍宫女,足有二十几人。
“叫他过来。”赵煦看他有些左顾右盼,还挺好奇的看了看远处的宏大乐队,只戴了一朵花过来行礼:“免礼,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