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断钗 Hell 1103 字 1个月前

倒真是个好东西,卫嬿婉看着镜子里和自己旗头相得益彰的玉钗,颇为满意,决定不再计较昨夜他在她床上睡过头的事了。

想着进忠那天晚上跟她说的毓敏的事,卫嬿婉心里琢磨了好几天,还是把澜翠叫了过来,细细的问了她和赵九霄的事儿。小丫头现在是个成熟的大丫头了,虽还是羞红了脸,但是也大大方方的把两人之间的情意说了个底儿掉。卫嬿婉思量了一会儿,说皇后的惢心三十多了、断了一条腿才终于嫁出去,我不想耽误你,过几日皇帝过来,我帮你讨个恩典,你自己把这个姻缘求了,也不枉我疼你一场。澜翠红了眼睛,跪下磕头谢了恩,又说赵九霄如今家就安在京城,她成了亲还回来永寿宫当嬷嬷,求主儿别嫌弃她。卫嬿婉拉了她说了好一会儿,教她怎么说皇帝会高兴,澜翠仔仔细细的记下了。

等澜翠退出去,卫嬿婉过了会儿又叫了春婵进来,问她可有心上人,想不想寻个人嫁出去,过安生日子。结果话没说完,春婵就跪下哭着说,主儿这是嫌弃她了,不肯要她了,她没有心上人,只想好好陪着主儿过日子。卫嬿婉的确这么多年也没瞧出来她喜欢谁,拉了她起来两个人靠着,想了想还是问,就不想找个依靠出了这紫禁城?离了天天伺候人的日子,生儿育女、儿孙绕膝,都不要?春婵就轻轻的抱着她,说嫁出去也是伺候公婆丈夫,哪儿有伺候主儿过得舒坦、又得脸面?她眼见着主儿这一路走来,还不够心苦的吗?再说把主儿一个人扔在这吃人的紫禁城,她也放不下心自己出去。卫嬿婉见她坚决,倒也没再劝,她也一时离不得春婵,她是她的一只臂膀了,谁都砍不得。两个人又靠在一起说了好久的话,最后两人眼里都有些泪汪汪的,才相互看着又笑出来。收拾妥当了,方裹在一起睡了。

皇帝再次来永寿宫的时候,卫嬿婉借着之前惢心出嫁的事,把澜翠拎到了皇帝跟前儿,她这个平日里欢脱伶俐的大宫女,对着皇帝落落大方的给自己求了恩典。皇帝见她心性不错,准了她成亲生子之后再回永寿宫当差,澜翠感恩戴德的给皇帝和炩主儿磕头谢了恩。

过了不到半年,卫嬿婉着人选了个好日子,和春婵王蟾一起从永寿宫给她送了嫁,进忠也托小太监给她悄悄送了份礼,澜翠知道进忠公公是看在主儿的面子上才给她随的这份厚礼,也没推辞,谢过小太监就收下了。

【进忠:我这对儿钗终于是送出去了】

【os:妈都替你着急】

第36章 鹿血酒暖心意颤

就在卫嬿婉觉得这一年就要这么过去了的时候,进忠在一个落雪的冬日午后传来消息,皇帝想喝鹿血酒。

卫嬿婉之前没怎么听说过这东西,大概只知道作用是壮阳,仔细查过之后倒是被皇帝给无语住了。咱们这位万岁爷年纪也不算很大吧?又不是七老八十了,平日里算计起人来也是生龙活虎的,干嘛要用这种养颜壮肾的药酒?还让进忠偷偷给她递话过来。

卫嬿婉想了想这段时日皇帝和皇后大大小小的那些口角,又想了想每日后宫嫔妃请安时皇后那张愈发淡漠、古井无波的脸,皇帝是觉得自己最近雄性吸引力下降了,才导致与青梅竹马的如懿情不投意不合?就皇后对着皇帝的那张脸,卫嬿婉甚至觉得是不是如懿终于不念着她的少年郎了,她对凌云彻都比对着皇帝上心。卫嬿婉在心里腹诽,心想着照这个情势发展下去,都不用她设计凌云彻回来跟如懿传出点儿啥了,再过几年兴许如懿自己就把她这中宫的宝座给作没了。

有时候她真搞不懂这位皇后娘娘,倒也不见着多磋磨后宫嫔妃,顶多不阴不阳的排揎几句自个儿看不上眼的,比如卫嬿婉;对着本有深情厚谊、青梅竹马的皇帝,不想着费心笼络、加深帝恩,反倒把祖宗规矩和皇家礼法看得更重,因此时时为着这些个教条规矩,跟最不喜欢也最不能讲规矩的皇帝顶撞辩驳。那是皇帝哎,卫嬿婉皱着眉头苦思冥想也搞不懂皇后娘娘的心思,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规矩,跟皇帝讲规矩是不是真的觉得紫禁城无聊到不想活了?

但她在心里再吐槽,皇帝交给她的差事她也得去办。大不了再被皇后骂几句,或者被容佩扇几个耳光,卫嬿婉自暴自弃的开始琢磨,到时候该怎么辩驳才能少受点儿罚。

皇帝支使起人来真是皇家级别的讨人厌!明知道一定会替他背锅还不能拒绝,烦死了。

皇帝带着进忠几乎是偷偷摸摸的溜进了永寿宫,想他贵为天朝上国的最高统治者,想喝个大酒、寻个乐子,还得跟做贼似的偷摸着去自己嫔妃的寝宫,就觉得一阵阵憋屈和窝囊。

但是他实在不想听如懿那些紧箍咒似的念叨了。祖宗规矩祖宗规矩,天天都是祖宗规矩,他把她捧上去做中宫,是想着两人心意相通,不是让她来给他念自己早就背的滚瓜烂熟的规矩的。他做皇子的时候紧守着规矩,如今做了皇帝也不得片刻自由?他这皇帝做得没劲透了。

还是炩妃小意温柔、知心懂情趣,当他穿过大雪初霁后凛冽的寒风,迈进永寿宫温暖如春的寝殿内,看到只着薄纱轻衫的绝美倩影之后,皇帝如是想到。

卫嬿婉特意叫了另三个平日里交好的美艳嫔妃一起来伺候皇帝,她怕皇帝喝高了再可着她一个人霍霍,而且就算皇后之后听到风声质问她,法不责众,她也能有几个人均摊责罚。卫嬿婉的算盘在心里打的叮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