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啊,主编说这张拍的很好,挺符合我们这次杂志的主题,然后就用作封面了吧。“黄爸爸摊手,”我也觉得拍的挺好的嘿嘿。“
那期杂志的主题是“烟火”。很多摄影师都拍了绚丽的烟花或者五彩绚丽的风景,只有黄爸爸交稿的这张,体现出的不是“烟火,”而是“烟火气。”
这张照片的拍摄纯属意外。喻文州惯是比黄少天下班早些的,拿到牙医资格证后的他在一家私人口腔医院做了坐诊医生,每天五点准时下班,脱下白大褂,然后开车去接黄少天回家。
黄少天也差不多五点关店,不过还要整理店铺为第二天做准备,正好喻文州路上再堵堵车,到这儿正好接到他。
他们还住在原来的老房子里。不过黄少天家已经把房子卖了,两家人从新城区买了新房,还做邻居。喻家把这套留了下来,方便两个孩子工作。
搬家的时候黄少天还是有点舍不得的。到此为止,所有带有他童年和少年记忆的地址都变迁了。转卖出去的父亲的照相馆,住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但所幸还有东西没有变,比如陪伴在身边的人还是喻文州,还有那些记录着无数回忆的相片也不会褪色。
时过境迁,光阴荏苒,很多东西被时间悄无声息带走,但也有东西永恒不变。
搬家的时候那些照片有一部分没有带走,留在了喻文州家里。闲来无事的时候,喻文州和黄少天也会呆在客厅翻一翻,把尘封的记忆拿出来晒晒太阳。
黄爸爸接到杂志社这个主题的时候,想去他们那边找找原来的照片有没有符合的,下车后到了离房子还有两个十字路口的地方,正好碰上了他的两个儿子。
他们刚从超市出来,喻文州手里拎着两个塑料袋,里面有晚饭的食材,黄少天手上除了一个包子什么都没拿,估计是晚饭前饿了要先吃点东西垫垫。他们没有着急回家,冬日的夕阳照着也不怎么冷,他们就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说些家长里短,聊些工作上的开心话。黄爸爸没有上前去打扰他们,而是静静地在后面看着。
他们也长大了,也成家了。黄爸爸欣慰又心酸地想着。这一年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两个从眼底下看着长大的孩子已经成了大人,离开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
但是还好,他们两个还在一起。互相扶持,互相依靠,把本该过成的两段人生重合到一起。
黄少天咬了一口包子皮,包子里呼呼的冒着气。他没吃到馅儿,递到喻文州嘴边,让他趁热咬一口。
是肉包,肉圆团的结结实实的,咬下去很有满足感。喻文州咬了一口,又示意黄少天自己吃。
“我不饿,待会儿回家还要吃饭呢。”喻文州放下手中的东西,替黄少天压了压脖子上的围巾,帮他把下巴露出来,“少吃点儿,今晚不是要吃火锅么?”
“呜呜哦哦哦知道知道,”黄少天被烫的呼哧呼哧的吸着气,几口吃掉半个包子,把剩下半个又用塑料袋团了团揣进口袋里,“我就吃半个,剩下半个暖手。”
“那我们回家吧。”喻文州把手伸进黄少天的口袋里,摸着那软乎乎的半个包子,“系紧了么?别一会儿漏一口袋的汤啊。”
“你抓着我的手不就漏不出来了。”黄少天在口袋里握着喻文州的手,手心间隔着那半个没吃完的包子。包子还有余温,暖呼呼的温暖着两个人的手心。也许那个包子会变成明天早上的早饭,也许会被黄少天忘在口袋里,第二天在脱外套的时候不小心抖出来。但是这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形形色色人群中的一点烟火,在落日的余晖中星星点点的发着微光。
黄爸爸就在这时举起相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被扒出微博的黄少天就这样火了起来。原本他的微博也有近千粉丝,大部分都是本校同学或者随意点进来的网友。现在他的粉丝量暴涨,一夜之间变成几千,又没多久就破万。与其说是他自己的微博,不如说是他和喻文州两个人的微博。因为上面很多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个人的生活照,从大学那会儿微博刚火起来的时候,到后来毕业,再到后来两个人都开始工作。时间跟随着人的脚步慢慢推移,岁月也在他们的眼睛里留下了点点足迹。
所有都会变,可是照片里的主人公却一直没有变,不变的笑容,以及不变的爱情与温柔。
“喻黄?求深扒!我知道自己没戏了但是让我做一个快乐的柠檬精吃糖好么?“博主小姐姐在微博下回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