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问题。”
“无妨。”
你的朋友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逻辑:我有改变我们关系的意愿。”
从结果来看,你不了解无机生命,螺丝咕姆对有机生命的逻辑也不是完全了解。
你的朋友是自觉自己的责任更大一些的。他并未在相处过程中真正意识到你将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寄存在他的认知里,会造成的具体后果。
“触碰蝴蝶的人总是容易低估蝴蝶的脆弱,我亦不能免俗。”
你:“别说重头回顾我们的关系之类的话,螺丝咕姆,我是认错了,但我不准备改啊。你就不能想个折中的,我们都能接受的方式?”
折中的方式?
其实主要看螺丝咕姆能接受的程度,你这边,你都对人说“我们互相开源吧”了,无论当时情况如何,你一没读档二知错不改只是道歉,踩着无机生命的底线了螺丝咕姆都没说什么,现在他要是反思着准备让你更全面的认知无机生命,尝试让你们关系健全,你会直接读档。
社死都认了,重来,那不是说你好感直接白刷了?
不如从来没认识对方过。
你送给他的蝴蝶现在正在停留在你的指尖,你感知到的依旧是有机生命的柔软,但与最初你送给他的触感体验截然不同。
你意识到了这只蝴蝶上现在储存了什么。
不是你的感知,而是螺丝咕姆经过转译的,属于他的,属于无机生命的,试图让有机生命不冒昧的,感知到的情绪。
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的情绪感知有一定的隔阂,直接互相感知是你这个愣头青才做得出来的事,他便选择了翻译,将无机生命的情绪通过有机生命的方式去表达。
中途无可避免的会损失大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