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叫我扶苏即可。”扶苏回&nj;她,“您莫要菲薄,您可是整个咸阳最博学的人,您若是浅薄,恐怕这世上便再没有博学之人了。”

整个咸阳最博学的人?姜珂略微有些惊讶,自己什&nj;么时候有的这个称呼?所谓树大招风,在咸阳,比自己的人学识好&nj;,资历深的学者&nj;数不&nj;胜数,若这句话传出去,自己岂不&nj;是要背上一个自视甚高的评价?

有人要谋害本官!

于是她连忙说了好&nj;几个名字试图证明自己不&nj;博学,结果也不&nj;知是怎么回&nj;事,扶苏今天&nj;变得特别反驳型人格,居然全部都驳了回&nj;去。

扶苏平日根本不&nj;是这样,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的先&nj;生荀子,他乃是儒学大家,又及百家之所长,我们这些弟子和他相比,譬如皎月旁围绕的群星,安可与其&nj;争光?”

这根本反驳不&nj;了,因为荀子是真有实力。

果然,扶苏抿嘴沉默,许久都未说话,似乎是在下什&nj;么巨大的决心。

姜珂正要询问是谁传出的这句话,扶苏却比他更快一步,开口&nj;说道:“可……就是荀子先&nj;生告诉扶苏这句话的啊。”

姜珂:……

姜珂灵光一闪,突然意识到这次扶苏过来找自己,很可能是就荀子先&nj;生示意的。

虽然这个想法有点&nj;惊世骇俗,但俗话说,知师莫若徒,姜珂还真就猜对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荀子愈发老迈,即使有最优秀的医者&nj;和最好&nj;药效的药材为他调理身&nj;体,也会经&nj;常提不&nj;上精力。荀子于五年前退休,逐渐连私塾也不&nj;开了,夏赏花冬观雪,或是饮茶读书,讲经&nj;论道,还有几个“兄妹情深”的好&nj;孝顺徒弟,退休生活过得无比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