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邯郸是赵国最后一道防线,且城墙坚实,牢不&nj;可破,只要邯郸不&nj;破,赵国就不&nj;会灭亡,所以赵人&nj;在公子嘉的指挥下拼死抵抗,决不&nj;投降。

这几日秦军已经对邯郸城进行了好几轮攻击,几乎耗尽他&nj;们所有的耐心&nj;,所以这次要拼尽全力战斗了。

因为秦军粮草,机械,医药等后勤保障都很充足,所以有很多远程攻击器械,比如投石车等,赵国作为四&nj;战之地,战争经验充足,守城经验也&nj;充足,邯郸城上面有城门楼,城角处有角楼,可以加固合部,方便观察。

而&nj;且邯郸城墙每隔一百五十米就会建设一座叫做马面的矩形墩台,两&nj;座马面台上的士卒相互策应,攻击攻城敌军。

见秦军后方摆出投石车,城墙上的守城士兵立刻变换策略,展开防御。

然而&nj;这次,投石车往城墙上投掷的东西并非石头,原本他&nj;们还高兴呢,因为投掷的东西很轻,不&nj;像石头那样动辄数十斤,轻松砸死人&nj;,可紧接着&nj;他&nj;们就傻眼了,东西上的引线燃尽后,冒出大量浓烟,将赵军视线遮掩住,同时浓烟中&nj;还夹杂着&nj;一股刺鼻的气味,赵军被呛得&nj;接连不&nj;断的咳嗦,眼泪都流出来了。

此时,敌军守卫薄弱,趁着&nj;这个机会,秦军加大火力继续攻击,此起彼伏的石块,huo药朝着&nj;邯郸城墙攻去,打&nj;得&nj;赵军一个措手不&nj;及,爆炸声,轰塌声,哀嚎声不&nj;绝于耳,顷刻之间空气中&nj;就弥漫出一股令人&nj;作呕血腥气息。

城头上还没反应过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这样带着&nj;疑惑和剧烈的疼痛,死了。

此时冬天已经过去,但天气仍然寒凉,作战的士兵们手指上还有皴裂,他&nj;们绝对想不&nj;到唯一让他&nj;们感&nj;到温暖的东西,居然就这样轻易地带走了他&nj;们的性命。

战争时期的人&nj;命啊,比草芥还要卑贱。

敌人&nj;的尸首大大地鼓舞了秦军士气,随着&nj;有节奏的金鼓声响起,身穿不&nj;同颜色战袍的士卒们按照排列的阵型,依次上前进行陷阵冲锋。

此时赵军终于过来,立刻射箭阻止,但却来不&nj;及了,第一批先登队已经到达城下,他&nj;们攀爬所用的云梯并不&nj;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云梯梯,而&nj;是经过改良的唐朝云梯,改良云梯底部装有轮子、车厢封闭、梯顶有钩状物固定钩援城缘,更加方便抵达城下的士兵快速登上城墙。

除此之外,还有士兵推着&nj;撞车,一直撞击城门,撞车上搭建了防护木板,外蒙生牛皮保护,即使矢石也&nj;无法攻破。

敌退我进,敌疲我打&nj;,随着&nj;赵军士气的逐渐低落,秦军倒是越战越勇,士气高涨,所向&nj;披靡,对面的爵位,土地,财富正在向&nj;他&nj;们招手。

渐渐的,赵军再也&nj;无法抵挡。

随着&nj;“咚”的一声惊天巨响,邯郸城门被撞开了。

城破了。

与此同时,姜珂带领一队人&nj;马悄悄离开营地。

邯郸北门,一位粗布麻衣,面容却略显疲惫的公子带领一群人&nj;加速离开邯郸,北上往代地走去。

这位公子正是赵偃的儿子赵嘉,他&nj;原本是赵后所生的太子,后来因为赵偃宠爱曹姬,便废了赵嘉,立曹姬的儿子为太子,也&nj;就是如今的赵王。

和昏庸无能的赵迁不&nj;同,赵嘉为人&nj;仁厚节俭,善用人&nj;才,很信任李牧,秦军攻城时,因为有了韩王的例子,郭开一直劝说赵迁投降,还能继续过富贵日子,赵迁被郭开劝说得&nj;心&nj;动,本来已经跃跃欲试了,却被赵嘉阻止。

赵嘉这些天一直为守城事宜奔波,他&nj;效仿先平原君赵胜变卖全部家产,将妻妾子女编于行伍之间,带领军队共赴国难,抵抗秦军,只可惜最终无力回天,还是败了。

趁着&nj;现在城中&nj;慌乱,赵嘉匆忙带着&nj;一队私兵和数百名宗族准备逃往代郡,打&nj;算在那里自立为王,组织各国力量联合起来,一起抵抗秦国。

他&nj;的计划很完美,只可惜注定无法实现。

赵嘉刚出城门,还未走出几里路,就看见了一队秦军。

领头之人&nj;是个女子,身穿铠甲,头戴兜鍪,遮住了大半张脸,无法看清其长相,但从她在马上游刃有余的挺拔身姿来看,格外飒爽。

那女子一挥手,数百名士卒立刻将赵嘉他&nj;们包围起来。

赵嘉的队伍见状连忙纷纷掏出武器,准备应敌,这时,姜珂说了一句:“赵嘉,投降不&nj;杀。”

赵嘉还未说话,便有一道声音响起,像是春日里融化的雪,坚定而&nj;又决绝,她说:“赵人&nj;永远不&nj;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