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认为姜珂所言言之有理,又&nj;道:“更何况现在&nj;有姚贾等人分别入各国离间&nj;其君臣,秦国出兵攻韩乃是正&nj;当理由,其他&nj;五国只&nj;会因为恐惧而更加争相讨好&nj;秦国。”
在&nj;众人的建议分析下,嬴政最&nj;终点头,决定最&nj;先攻打韩国。
然而,在&nj;众人都同意这个决定时,却&nj;有一人出言反对,认为先攻韩国并非最&nj;佳选择,应该最&nj;先攻打赵国。
此人正&nj;是韩非。
韩非认为存韩攻赵的理由有三。
首先,韩国自昭襄王时就已经向秦国称臣,成为其附庸了,秦国没有必要再浪费兵力去攻打韩国,相反如果留下韩国,那么秦国攻打其它国家&nj;时,韩国也可发兵跟随。其次,秦赵之间&nj;关系不佳,赵国又&nj;是如今六国中唯一一个能正&nj;面抗衡秦国的国家&nj;,如果不趁早灭掉赵国,日后必定祸患无穷。最&nj;后,韩国虽然弱小,但好&nj;歹也是能在&nj;四战之地存活数百年的国家&nj;,并没有那么容易被灭掉。
甚至后面还贴心&nj;地附上了灭赵攻略。
韩非的想法乍一听很合理,但姜珂总觉得这些话给她的感觉有些似曾相识,好&nj;像之前在&nj;哪里见过一样。
想来想去,她终于意识到,原来韩非的文书和自己的毕业论文很像。
就是那种先得出结果,再费劲心&nj;思地往里套公式,不管过程有多么牵强附会,反正&nj;结果对了就行,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润色一番,最&nj;后的成品拿出来一看。
嘿,似乎还真有点道理。